第四百四十二章 打一场翻身仗?超出想象的巨大突破!(第3/4页)

相比来说,科研机构的订购规模就要差很多,即便是阿迈瑞肯的格鲁姆湖计划项目,订购的一阶铁材料也很有限。

科研机构是纯投入型的机构,研发经费自然非常有限。

格鲁姆湖计划总经费550亿美元,听起来确实非常的庞大,但他们做的是多方面的研究,有诸多的机构和团队参与,能用来购买升阶材料的经费自然是有限的。

他们的第一笔订单规模,只有三亿美元左右。

伽莫夫·沙普利认为对于现阶段的研究,三亿美元,近400吨的一阶铁材料也已经足够了。

在确定下个月能够拿到第一批材料后,沙普利的心情也非常的激动,他感觉自己是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本来研究已经被认为不可行,而现在又有了更多的材料支持,各项研究自然能够继续下去。

沙普利发誓要必须要打上一场翻身仗。

他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召集了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准备进行材料的反重力特性实验。

这是最重要的实验。

现在他们的研究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就是合作机构和团队研究一阶铁的超导材料,另一个就是对一阶铁的超导材料进行反重力特性测试。

“我们将通过反重力特性测试实验,发现适合用于制造强湮灭力场的一阶铁材料。”

“到时,研究就会取得重大突破!”

“升阶材料制造强湮灭力场,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我们会以此赶超王浩团队,并掌握最高端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这是沙普利和一号决策人说的话。

一号决策人鼓励沙普利继续努力,一定要带领格鲁姆湖计划走向成功,同时,也给他规定了时间——

半年。

“我希望能在六个月内看到成果。”

“不需要赶超王浩团队,但一定要制造出足够强度的湮灭力场……”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继续支持研究!”

一号决策人的压力也很大。

格鲁姆湖计划是他发起并支持的科研计划,若是计划最终确定失败,肯定是作为一号决策人工作的败笔。

那可能会成为巨大的污点。

不过一号决策人也开始思考起了失败,他觉得不能把筹码都压在格罗姆湖计划上,也应该找一找其他的方向。

比如,国际湮灭理论组织。

阿迈瑞肯已经实际退出了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但在名义上,他们并没有完全退出。

如果格鲁姆湖计划计划失败,他们就必须提前‘重返’国际湮灭理论组织。

只是,现阶段谈‘重返’并不现实。

格鲁姆湖计划并没有让其他国家参与,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会对其他国家共享,其他国家自然那不可能让阿迈瑞肯重返组织。

“希望伽莫夫能行吧……”

“看他很有信心,应该没问题。”一号决策人长叹了口气,也只能暂时把希望放在格鲁姆湖计划上。

……

与此同时。

王浩已经来到了f射线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内一片忙碌。

廖建国拿着一块银色的金属材料介绍着,“这是东工精密制造出的颗粒性材料,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检测,内部的颗粒材料,最大的达到160微米,最小的则在39微米左右。”

“颗粒的偏差有些大,但方向和形态是一致的,而且连接非常的紧密。”

他说着问道,“王院士,颗粒大小不一致没有影响吧?”

“理论上不会有影响。”王浩道,“只要方向一致就可以了。颗粒的方向一致,激发的反重力场方向就会一致,反重力场是能够连接在一起的。”

廖建国了然的点头,“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新设备已经安装的差不多了,大概明天就可以进行实验。”

“今天晚上会做详细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