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年等于对方十年?时间是怎么算的!(第3/4页)

在冷却、凝固以后,就可以利用某种筛选技术,以颗粒大小进行筛分,再用来制造微米级颗粒性材料。

等确定了技术方案以后,王浩就决定开始研究制造。

一些方案中的步骤已经有了实验基础,制造技术则是由东工精密联合航空材料院一起进行。

其他机构则会参与其他的研究。

比如,夏国斌的纳微实验室,正在研究针对颗粒性材料的筛选技术,就和微球筛选技术很类似。

筛选技术是先期研究。

现在微米级颗粒性材料也只有技术理论,真正研究制造技术肯定会碰到不少的问题,也不知道制造后是什么样的尺寸。

如果是10微米以上的颗粒,筛选相对就会比较简单。

颗粒再小一些,筛选就不那么精准了。

王浩的工作还是非常忙碌的,他确定了材料技术方案以后,就直接去了首都见到了徐老师。

之前徐老师参与很多和欧洲方面的交流工作。

欧洲方面拿出一定的利益,并希望能在湮灭技术方向上,和种花家达成一定的交流合作。

这件事已经确定下来。

徐老师见到王浩就说起了这件事,“王浩,你对于湮灭技术的交流不抵触,对吧?”

“对。”

之前王浩对此也发表过意见,他的看法就是‘没有意见’,和欧洲那边进行技术交流可以,不进行技术交流也没关系。

“为什么?”徐老师问道。

王浩反问道,“你们是担心技术泄露?”

“当然。”

徐老师狠狠地用力点头,“我们掌握了最高端的技术。如果其他国家知道了技术方向,是不是有可能对我们形成威胁?未来会不会赶超?这些都很重要。”

王浩笑道,“其实根本不用担心。”

“首先,我认为,技术外泄只是时间问题。他们从一个方向研究无法突破,自然就会找其他的方向。”

“即便他们找对了方向,想要对我们实现赶超,最少短时间是不可能的。”

“十年内,不用担心。”

他很确定的给了时间。

徐老师不解问道,“为什么?”

王浩解释道,“其实我们的技术中,最重点的就只有一个——直流湮灭力场技术。”

“现在的F射线,包括强湮灭力场,都是直流湮灭力场技术研究出来的。”

“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是核心。”

“现在国际上,不管是欧洲还是阿迈瑞肯,他们的方向都是叠加力场,叠加力场方向的研究也能有突破,比如,他们可能会制造出强度超过5.5的湮灭力场,比如,他们可能会发现F射线……”

“但是,发现就发现了,又能怎么样?”

“徐老师,你应该清楚之前的F射线……鸡肋而已,听起来很高端,但不实用。”

原来f射线技术是使用叠加力场设备制造出来的。

叠加力场设备非常的复杂,制造出的F射线也不精准,很难对方向进行精度控制,每发射一次都要重新检测设备,日常维护都是庞大的开支。

徐老师思考着不由点了点头。

王浩继续道,“所以我说不用担心。另外,即便是他们知道了直流湮灭力场技术,也根本没关系。”

“我说的十年,是他们知道直流湮灭力场技术,走在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你想想,我带领团队在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用了多久?”

“他们花费十年能赶上,都已经是高估了。”

徐老师听的愣住了。

王浩带领团队研究直流湮灭力场技术用了多久?一年?一年半?再多也超不过两年时间!

结果……对方要用十年才能赶上?

这个时间是怎么算的?

王浩自然是非常有信心的,他的信息来源就是快速突破,以及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