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小的想法?永远不会被击落的战舰?(第3/4页)

FCW-041,41号材料!

会议室里。

刘云利正做着报告,“41号材料,在206K附近,检测到6.19%的反重力场强度,超导状态则为6.23%,确定直流反重力指标0.9381/0.9377。”

“FCW-041,铁氢氧铁硒化合物,临界温度为164K,交流超导反重力指标0.973。”

“区域覆盖面积为……”

“从数据上来看,直流反重力特性明显高于交流超导反重力,表现出了反重力偶发性态。”

“和FCW-025对比来看,FCW-041的化合物更复杂,元素含量更多,半拓扑结构也更加复杂……”

他说着看向了王浩,才继续道,“之前王院士提到了一阶铁共价键问题,FCW-041的共价键确实要比FCW-025多一个。”

“我们认为,可能存在关联。”

当刘云利做完了报告以后,会议室里的多数人还是比较淡定的,因为有了FCW-025的发现,再发现FCW-041似乎也不算什么。

但另一部分人就非常激动了。

比如,向乾生。

作为湮灭力场实验组的核心人员之一,向乾生可是知道‘颗粒性超导材料’的研究。

上一次颗粒性材料实验中,以厘米级的颗粒性材料,就让支持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从7%提升到了10.3%。

如果是毫米级呢?

以FCW-041制造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来看,再制造出毫米级的颗粒性材料,肯定有希望让场力强度提升到超过15%。

这个数值就可以支持用FCW-041顶替高压混合材料,实现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F射线发生技术。

王浩也非常激动和兴奋。

他本来觉得能有两种材料具有反重力特性就很不错了,没想到能检测出如此高强度的场力。

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研究目标。

“看来,毫米级颗粒性材料要提上日程了。”

“就找杨云和院士,让东工精密制造毫米级的FCW-041,再来进行实验……”

王浩思考着站起来,满脸笑容的总结道,“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的研究大获成功!”

“FCW-041,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材料!”

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王浩继续交代道,“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新的研究计划最少要一个月进行。”

“大家可以暂时轻松下来了。”

等王浩说完了以后,好多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比如,廖建国。

他不知道颗粒性材料的研究,不明白为什么研究就结束了,他就和汤建军一起找到向乾生问了问。

向乾生道,“7%,就是目标。”

“为什么?新的F射线技术,最低要求场力强度达到15%吧?”廖建国疑惑道,“7%,也能制造出F射线,但强度肯定低很多。”

汤建军则持有另一种看法,“F射线强度低,但也没关系,7%外加螺旋力场挤压,也足够作为核聚变的容器了吧?”

“这个……我不清楚。”

向乾生摇头道,“我们有另一项和材料有关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同样材料制造的反重力场强度。”

“7%,已经达标了。”

“只要使用了另外一项技术,制造的场力强度就会有很大提升,具体多少还是要实验来看……”

廖建国和汤建军对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同样材料,提升反重力场强度?

还有这种技术?

廖建国更对于技术本身感兴趣,但可能因为保密问题,向乾生明显不愿意多说。

湮灭力场好多方向的研究都是保密的,有些技术一部分人制造,有些技术另一部分人知道。

廖建国是F射线实验组负责人,但他和反重力方向的研究无关,也和材料的研究无关,颗粒性材料和他就没有关系了。

汤建军同样如此。

不过汤院士也不关心什么材料技术,他更加关心核聚变问题,马上问道,“如果下一步的实验成功,就能用新材料顶替高压混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