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实验的巨大进展!汤建军: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第2/5页)

当时王浩带人过去查看螺旋磁场装置,并确定把装置拆下来运到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配合实验。

王浩带着汤建军参观了实验基地。

一路上,汤建军就在问新实验的问题,得知最初的实验只是电力发热,就试探性的问道,“之后会在新的反重力场内进行核试验吗?”

他说着强调一句,“核反应,才能供给足够都的热量。”

向乾生跟在旁边,顿时惊讶的看向了汤建军。

多数人听到要在反重力场内进行核试验,都会感觉非常的惊讶、不可思议,因为核试验实在太危险了。

这个老院士竟然主动询问,还有点迫不及待?

王浩道,“确定有把握能控制,我们才会考虑。”

汤建军听罢点点头,他沉默了好半天,干脆直接问道,“王院士,我觉得你们这个新的实验技术,简直就是为了可控核聚变量身打造的一样。”

“你想想,强湮灭力场可以湮灭能量粒子,反重力场降低粒子活跃度,也就是降低反应强度上限。”

“如果在外面加上一层磁约束,就可以把核聚变反应进行有效控制……”

“我们是不是能以此研究可控核聚变?”

他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王浩。

王浩只是不在意的摇头道,“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他对汤建军说道,“汤院士,你说的没错,新的实验技术确实很适合控制核聚变反应,但就像是托特马克装置,只有理论上才能做到百分百的磁约束。”

“新的实验技术用于控制核聚变反应,容错率实在是太低了。”

“只要出现一点点问题,可能就会是非常重大的事故,即便是把设备制造出来,也肯定有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研究这个技术……得不偿失啊!”

王浩说着感慨道,“我也考虑过研究核聚变,但以现在的技术程度来说,最少一下花费十年才能成功。”

“时间太长了!”

“我还是认为有了更多的技术或发现,再去考虑做研究才好,比如,一阶元素,材料很重要,如果能有某种材料,可以承受一万摄氏度的高温,您想想,到时候……”

“……”

王浩连续说了很多东西。

但后面的内容都被汤建军下意识屏蔽了,他脑子里只是徘徊着那一句话——‘最少花费十年才能成功’?

十年……才能?

汤建军呆呆愣愣着,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如果某个团队只需要花费十年,就能制造出完善的核聚变装置,估计会迅速获得全世界任何机构的支持吧?

十年,很长吗?

好半天,他才吐出一句,“王院士,我们在时间观念上,是不是存在什么代沟?”

……

其实两人的时间观念并没有代沟。

王浩也知道十年时间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很厉害了,但是他不愿意花费这么长时间专注于一项研究。

因为他有更轻松的方式。

比如,能拥有熔点更高的材料,能继续改善湮灭力场技术,把相关的技术基础打好了,实现可控核聚变自然容易很多。

这就像是制造一辆高性能汽车。

如果只是以蒸汽机动力技术为基础,制造的汽车不仅会是庞然大物,速度还会非常的可怜。

换做手里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以此为动力核心制造高性能汽车自然就会很简单。

现在他们能在基础技术上飞速进步,自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现有的技术去研究可控核聚变。

这是得不偿失的。

王浩的解释让汤建军消化了好一阵子。

后来汤建军也只能感叹自己确实是老了,根本不敢去想新型科技的‘飞速’进步。

现实确实如此。

王浩带领团队进行的湮灭力场研究取得一个个突破,让技术不断的飞速进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