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F射线研究新发现,反重力场内进行核实验?(第3/4页)

“如果能依靠升阶元素,制造出物理特性更强的材料,比如,熔点超过五千摄氏度的隔热材料、金属材料,到时候再说。”

“要研究约束核聚变,你们或许更应该关注,那些研究一阶铁合金或是其他材料机构是否有新成果……”

“另外。”

他说到了重点,“让刘云利刘主任来一下我们实验组,还有阮伟平、王强几个人,我要借用他们几个月,做一个全新的研究。”

小郑愣住了,问道,“那我们研究组的主干不是都没有了?”

“没关系。”

王浩道,“反正你们组的实验条件还很差,几个月时间,正好升级改进一下环境和设备。”

小郑有点欲哭无泪,他都不知道回去怎么交代了。

……

王浩迫不及待的去了湮灭力场实验组。

F射线研究团队的新发现,让他想到了一个没深入研究的技术——直流反重力发生技术。

之前做直流强湮灭力场研究时,他一口气建立了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直流强湮灭力场,另一个是直流反重力场。

直流强湮灭力场的效果很好,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快速实现了超越,成为了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直流反重力场,则是后来完成的研究,制造的设备也一直被搁置。

这是因为直流反重力场的强度很低,设计改进了好几次就只有0.84倍率,也就是16%左右。

直流反重力场和直流强湮灭力场,有个类似的地方在于,外层的反向场力覆盖范围非常大,但强度却微弱到检测不到的程度。

比如,直流强湮灭力场,外层是有反重力场包裹的,但反重力场影响范围甚至达到几十米、几百米。

如此巨大的影响范围,场力强度自然是极为微弱,别说是人类、动物感受不到,最精细的设备也同样检测不到。

直流反重力场也是一样。

外层有强湮灭力场覆盖,不是像叠加力场那样的薄层,而是覆盖几十、几百米,场力强度同样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有一种方法可以约束大范围的场力,就是使用螺旋力场把中心进行完全覆盖包围。

这样场力影响范围就会被约束的很小,场力强度自然也会提升。

之前王浩做过详细的计算,就发现即便是约束场力,所形成的强湮灭力场薄层,强度也不会超过3倍率。

这个强度根本不值得进行大手笔投入研究。

倒不是说技术本身没意义,但是他们的研究方向很多,包括强湮灭力场,包括F射线等,磁场约束直流反重力场所制造的强湮灭力场,强度和前两者差距很多,研究并没有太大意义。

现在不同了。

F射线研究团队的新发现,让他想到了一个问题,当外在螺旋磁场的强度足够高,会挤压约束的强湮灭力场薄层,近而影响到内部反重力场。

那么内部反重力场的强度,理论上就能够无限接近于0。

如果反重力场内部热量会被F射线吸收,或者说,会影响到F射线的强度呢?F射线的强度就能够继续提升。

这个实验是必须要做的。

F射线实验团队才刚组建,那边的条件还太差了一些,叠加力场设备也太过于复杂。

相对来说,直流反重力发生设备就简单多了。

一个设备就能制造反重力场,即便实验中发现什么意外,也不会带来很大损失。

“丁志强说过……核反应?”

“或许可以试试。”

“F射线团队的实验,也只是在场力内放置恒定热量源,强度肯定不会太高,如果更强呢?”

“到时候,存在能量差直接就能检测出来。”

“F射线会有什么变化?”

“或许能研究出一种,全新的F射线发生技术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