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学术不是政治,一阶绿光,宇宙发展论:上个时代的遗留!(第3/4页)

以数据指标来说,不管是下载量、引用率都会很差。

其实国内多数学术期刊影响力小,主要还是因为单独领域的顶尖人才数量少。

比如,普林斯顿大学。

全世界都知道普林斯顿大学是数学的殿堂,可以用数学天才云集来形容,很多顶尖的数学家都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

自然,普林斯顿大学为背景的《数学学刊》,就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数学界的四大刊物之一。

其他的领域也是如此。

现在湮灭物理领域,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最有权威,而超导材料研究中心,则是拥有最顶尖的超导材料技术,汇聚了大量相关领域的人才。

两个机构加在一起,再加上出产理论的梅森数科学实验室,就足以支撑《湮灭理论与物理》期刊的发展。

《湮灭理论与物理》编辑部成立以后,也收到了很多国内的投稿,有一些还是头部内容。

这就是很好的起点。

一家学术期刊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把时间拉长到十年,都只是一个小阶段而已,像是一些国际顶尖的期刊,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所以也不着急发展期刊的影响力,他们只要把成果都刊载在《湮灭理论与物理》,凭借前沿科技最顶尖成果的支撑,就足以支持其发展了。

这一周时间,王浩接连收到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来自强湮灭力实验,沈会明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合作,一起发现了那一束‘不被湮灭的光’。

整个实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手段激发一阶铁材料,并制造出辐射光波,让辐射光波穿过强湮灭力场,绝大部分光波自然被湮灭,只余下一束不能被湮灭的光波。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简单,激发出的辐射光强度很低,必须要利用先进的设备才能收集信号,分析大量数据才能够确定光波的存在。

在实验成功以后,沈会明和何毅一起回到了西海大学,他们带着激动找到了王浩说了起来。

沈会明道,“我们已经确定了,那一束光波,波长范围在509到560之间,我们利用电脑分析了数据,并模拟出那一束光波……”

何毅适时的递上了资料。

文件资料上有一张电脑模拟光波穿透强湮灭力场的图片。

王浩接过图片扫了一眼,仔细想了想道,“是绿光?”

“对!”

沈会明很认真的点头,“激发出来的辐射光波强度很低,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如果强度增加一百倍,就能看到是一束纯绿色的光。”

“绿光啊……”

王浩思考着自问自答道,“绿光的波长,在可见光中,应该是处在中间范围吧?对,应该没错。”

何毅听着问道,“这应该不是巧合吧?恰好是中间范围……”

王浩摇头道,“就只是巧合而已,不用深入去想,应该和一阶铁元素的性质有关,如果我们找到其他的一阶元素,激发出的一阶能量波,很大可能不一样了。”

刘会明赞同的说道,“确实是这样。何教授,你仔细想想,在可见光中,绿光的波长处在中间范围,但实际上,可见光也只是以人类肉眼能力来划分,从光本身的性质来说,可见光也只包含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

“如果加上红外线、X光,甚至伽马射线,绿光的波长就没有任何特点可言了。”

王浩点头道,“这个发现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吧,《湮灭理论与物理》马上要刊载第一期,就发表在上面吧,想来也有很大影响力。”

另一个好消息来自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王浩的研究团队依靠‘一阶能量波’存在的假设,以及一阶铁元素不会受到普通强湮灭力场影响产生磁化反应的实验发现,完善了《宇宙膨胀论》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