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激烈的争论,截然相反的论调也可能都是对的!(第3/4页)

何毅解释道,“主要还是距离测定问题。我们第一次做常规的f射线发生实验,其实已经有预计了,类似的实验做过三次,F射线覆盖距离六十三公里。”

“但是,第二次实验……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结果,但我们没有在六十三公里标靶位置找到痕迹。”

“五十九公里位置也没有,我回来的时候,已经验证到五十九公里位置,前面的一些标靶,都是埋在沙子里的,还要慢慢的找……”

他说着脸上带着兴奋。

王浩自然能明白意思,“所以说,还没有确定的数据,但是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够确定结果了。”

“对!”

何毅用力点头,肯定道,“覆盖距离变短,足以说明释放F射线一瞬间,湮灭力场强度出现损耗。”

王浩深吸了一口气,他对结果是有预料的,但真正得到结果,还是感到有些激动。

这可不是一个小结果。

之前湮灭能量的F射线距离测定,是‘运气好到爆’打到了一颗卫星,才确定覆盖距离增加。

那一次的实验结果,说明了湮灭能量具有‘传导性’,以此才否定海伦的‘空间粒子不被速度限制’,并联系宇宙微波辐射背景,完成以湮灭理论为基础的宇宙膨胀论。

现在则是确定物质磁化反应,可以瞬时影响到湮灭力场强度,听起来就好像是湮灭能量的‘反实验’。

既然物质磁化反应会让湮灭力场减弱,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制了空间膨胀?

“不对!”

王浩马上摇头思考着,“湮灭力场,本身就只是力场,即便是强度降低,也根本影响不到湮灭能量传导问题。”

“但问题是,物质磁化反应必定会让物质能量增加,尤其是产生变异元素,能量肯定是增加了……”

这是个矛盾的问题。

不谈强磁化反应导致产生变异元素的问题,单说物质磁化反应本身,是让物质内外产生了强磁性,而强磁性是基于电子跳转,同时还会释放一定的热量,有了电能、磁场的出现,再加上热量本身就代表了能量,物质的能量肯定是有所增加了。

于此同时,湮灭力场的强度有所降低。

那么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理解为,湮灭力场把自身的能量转移给了物质?

可是,湮灭力场就只是一种场力而已。

场力,是能量吗?

……

“当然不是。”

“可实验确实如此,湮灭力场强度降低了,而物质的能量增加了。”

“湮灭能量的实验也很类似,能量被湮灭,湮灭力场强度增加了,我们认为是物质世界的能量不守恒,如果把湮灭力场看做是能量场,一切似乎就能说通了。”

“但是,湮灭力是空间挤压力,是引力的微观表现,它只是一种场力,而不是能量。”

“我的意思是,如果看做是能量就可以。”

“它不是能量……”

王浩回到了梅森数实验室,和海伦、黄震等人谈起了新实验的结果后,会议室就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张志强、丁志强都认为,湮灭力场可以看做是能量,尤其是张志强非常的坚定。

可惜,他似乎没什么话语权,因为他不是理论物理专家,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海伦、保罗菲尔·琼斯,则是坚定的‘力场论’。

黄震、颜静倒是有所保留,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争论的根本还在于‘空间是什么’,海伦是空间粒子论的支持者,保罗菲尔·琼斯支持‘空间短波论’,不管是空间粒子们还是空间短波论,基础都是把空间看做是‘场力表现’,而不会理解为真实存在的‘能量’。

张志强、丁志强则是就事论事,他们没有明显的倾向,只是觉得把强湮灭力场定义为能量场,就可以轻易的解释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