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果发布,天文物理地震了!(第3/4页)

坎贝尔完全不受影响,很有耐心的写完了邮件,点击了发送以后轻呼一口气,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才转过头严肃的看向莱格特。

“坎贝尔先生……”

莱格特有些不知所措。

“斯蒂芬。”坎贝尔认真说道,“之前我交代你每一篇投稿都要认真审核,你做的很不错,但是有些投稿是特例,王浩的投稿,就是特例中的特例。”

“我现在很清楚的告诉你,只要是王浩投稿,哪怕他写一加一等于三,你都要给予通过,不用考虑,不用纠结内容,直接通过就可以了。”

“可是……”

莱格特感觉有些不能接受。

“没有可是!”

坎贝尔说的非常认真,随后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要时刻记住,我们只是杂志社的编辑,不是物理学家。”

“刚才我听到你说的了,这一篇论文颠覆了传统物理的认知,其中有一些内容,和以往的观点不符……但是,又怎么样呢?”

“如果论文内容有问题,自然就会有其他物理学家提出质疑、提出反对意见,那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

莱格特纠结了好半天,还是问道,“如果研究是错误的,我们岂不是就发表了错误的论文。”

“不,即便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错误的也是王浩,是保罗菲尔·琼斯,是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实验,不是我们。”

“我们没办法对研究正确与否进行验证,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王浩优先选择了我们,而不是研究内容是否正确。”

……

一周后。

《中科院物理学刊》以及《自然》杂志,同一天发布了研究快讯。

《中科院物理学刊》是这样评价的,“湮灭能量不守恒实验,是物理研究新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科学意义。”

“以此完成的《宇宙膨胀论》,提出了‘大爆炸一直在进行’的观点,让人类对于宇宙、对于空间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宇宙膨胀论》的表述,把宇宙膨胀、加速膨胀、宇宙微波辐射背景以及湮灭能量实验结合在一起,颠覆了传统物理认知……”

《自然》杂志的快讯则谈到,“王浩与其团队完成了一项全新的研究,颠覆了最基础的能量守恒原则,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空间。”

“空间是什么?”

“在王浩与其团队的研究中,空间可以吸收能量而膨胀,才导致了‘宇宙膨胀’的发生,他们的后续研究拓展描述了加速膨胀问题,对于宇宙运行规律做了综合性的阐述……”

《中科院物理学刊》、《自然》杂志的快讯发布之后,研究立刻就引起了国际关注,而到了第二天,两家杂志也发布了相关论文成果。

论文,就是理论物理成果了,是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于湮灭能量、空间膨胀所做出的综合性的数学描述。

一时间,国际物理界都可以用‘炸裂’来形容。

在原本的宇宙认知中,宇宙的起源来自大爆炸,大爆炸发生在奇点炸裂的一瞬间,随后就出现了宇宙膨胀,充斥整个宇宙微波辐射背景也被认为是大爆炸的能量遗留。

王浩与其团队的研究,则认为导致宇宙膨胀的是能量被湮灭,空间吸收能量导致膨胀发生,而宇宙微波辐射背景则是能量传导的媒介,同时,不断湮灭能量也导致了宇宙膨胀加速。

后者,想想是非常可怕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宇宙学研究中心,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安东尼奥·马瑟因,接受采访的时候对于‘湮灭能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问题进行了解释,“王浩的最新研究中,后续的数学部分对于宇宙加速膨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表述,但里面蕴含了很多、很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