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王浩:这样竟然能证明黎曼猜想?(第2/4页)

哥德巴赫猜想,毕竟只是一道数学题。

‘高次质点函数’则涵盖了很多的质数,里面可能蕴含着从未破解的质数规律。

王浩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只是解决了一个高难度的数学问题,而对高次质点函数的塑造,则是为数学家们对数字的研究,开启了一个非常有探索性的方向,其价值甚至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是正常做学术报告,肯定能够吸引很多顶级数学家。

王浩似乎不在意报告的影响力,似乎只是想走个形式,“时间就定在下个星期二。”

朱建荣试探性的问道,“推迟一些吧?下个星期二,太近了,其他国家的学者很难赶得上。”

“没关系。”

王浩不在意的说道,“我们可以提供报告视频,如果其他学者感兴趣,不管是谁,都可以随意的下载视频观看。”

“……”

朱建荣用力扯扯嘴角,他其实是希望利用报告会的机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前来,以提升西海大学的学术影响力。

提供视频?

那和西海大学还有什么关系?最多只是背景是西海大学数学中心的会议室。

“好……吧。”

朱建荣还是只能同意,他想着到时候在会议室的各处,包括一些使用的白板上,都打上西海大学的中英双语校名和校徽标记。

另外,上面再拉两个横幅?

也可以……

……

报告会快速被确定下来。

西海大学给一些高校和国内著名学者发了邀请函,各个看到邀请函的学者们,注意到时间是下周二,都感觉有些好笑。

正常报告会的邀请函,确定的时间最差也会在一个月以后。

这样才有时间提前安排。

另外,举办地点还是在西海大学,必须要乘坐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结果就给几天时间准备?

等仔细一看发现是王浩做报告,一切问题就都没有了。

那可是王浩的报告,是具有国际数学界重大影响力的高次质点函数的报告,大概王浩根本不在意有多少人去吧?

当然,报告根本不愁听众。

他们看到邀请函以后,马上就开始安排时间,都迫不及待的飞往西海了。

……

报告会举行的速度很快,前来的学者人数也非常多。

一些国内著名的高校都有学者到来,还有科学院数学所以及其他机构来的学者,也让能容纳两百人的会议室早早人满为患。

在报告会正式开始的时候,好多人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

丁志强。

这次报告会的主要内容是高次质点函数的塑造,也就是以黎曼函数、高次方程为基础,去推导出高次质点函数。

高次质点函数就是王浩一个人塑造出来的,他自然是做报告的主角,但他同时带上了丁志强,让丁志强帮忙做一小段论证。

另外,丁志强还会配合说明一下,有关五维图形交线平面和黎曼猜想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问题。

所以丁志强的名字也在报告人的行列中。

等王浩正式上台以后,就和大家介绍起了丁志强,还让丁志强起了个开头。

这也算是对于学生的锻炼了。

丁志强明显有些紧张,下面坐着的都可以说是数学大佬,结果他一个在读博士上台讲解,他感觉一年的尴尬,都集中到了这十几分钟。

台下。

比尔卡尔坐在第二排的中间。

他旁边是傅国生和高明,两人是代表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来的,他们和比尔卡尔是老同事,到现场以后就坐在一起。

因为丁志强也只是起个开头,内容大部分都在论文中,并不需要听的太仔细。

三人就在小声交流着。

高明感叹的说道,“这个丁志强,很受王浩院士看中啊,我知道他,王浩院士好几项研究,都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