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实验失败?王浩:我早就预料到了!(第2/4页)

王浩乃至于科技部并不会对于理论研究完全保密,理论研究的保密也没有意义,不可能完全做到独自去研究,只要有一点消息透露出去,就能分析出很多信息了。

所以王浩才会专门说起‘持续性问题’,也是给全世界的研究团队指出一个方向,只不过想要复刻实验,就牵扯到技术问题了,肯定不能再去公开。

理论,可以一定程度上透露。

技术,绝不可能。

虽然只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对于很多反重力研究团队已经足够了。

比如,嗬兰团队。

嗬兰的反重力研究团队,特别召开了一次讨论会,就明白‘持续性问题’说的是什么。

“交流电!”

霍尔朔教授很确定的说道,“持续性问题就是交流电带来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交流电的方向不断改变,才会对于导体内拓扑结构不断造成影响,以此制造出反重力场。”

“所以反重力场本身就存在持续性问题,反重力场叠加制造的外围力场,自然也存在持续性问题。”

“方向不断变化,就会让场力具有间歇性。”

霍尔朔做出了解释以后,还很确定的说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制造出直流重力场,另一个就是在没有达到超导状态时,制造出反重力场。”

“这是两个主要的方向。”

“问题在于研究不止牵扯到反重力相关的技术,还牵扯到超导材料问题。”

“这不是我们一个实验团队能解决的……”

嗬兰团队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反重力团队类似,他们专门研究反重力相关技术,但问题在于反重力技术的基础是超导材料,不同的超导材料会带来不同的反重力特性。

他们的研究想要深入,就必须要和超导材料有关的研究组沟通配合。

这是很难做到的。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的研究团队,之所以能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协调配合,主要是因为王浩是两个团队的直接负责人,其他团队想找一个高水平的材料研究团队配合,就需要更高的部门出面,其中牵扯了非常复杂的利益和保密问题。

另外,很多超导材料的研究团队都归属大型公司。

他们可不是‘国有’的。

单单是找团队一起合作就很难,更不用说解决材料问题了。

当很多反重力实验团队找到方向却做不到,并为此感到头疼的时候,一些国家也意识到了问题。

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开口了,他们宣称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最新发现的物理现象,很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

之前相关说法都是公众舆论的担忧,比如说,可能制造出了黑洞,把地球整个吸收掉,现在则变成了公众人物出面,甚至还有官员出面这么说。

他们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给种花家制造压力,以此来达到一些目的。

目的,自然和研究直接相关。

面对全新物理的研究,每一个国家都会希望能参与其中,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如果连新物理研究的参与资格都没有,相关领域的理论、技术,自然就会大大的落后,与之相关的研究都是空白,未来都根本谈不上竞争。

这些有目的性的舆论以及国家层面的出手,也给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研究中心的保卫力量更强了。

附近的军方直接插手到安保工作中,直接把研究中心化为了军事禁区,增加了很多安保人员的同时,甚至把一些重型武器布置在了周边。

现在针对新物理研究,任何资料都是保密的。

每一个进入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人员,都会被严密的搜查,一些核心人员还安排了特殊的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