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国际组织要弯道超车?反重力飞行器重大测试!(第2/4页)

这次成立组织是菲利普·罗雷尔号召的,而他的团队有阿迈瑞肯背景,也就等于是阿迈瑞肯号召的,必须要承认阿迈瑞肯的国际影响力,接到邀请函的团队都派出了代表,甚至还有一些国家科技发展的官员,都一起过来参加会议。

有些团队的消息灵通,有些团队的消息并不灵通。

所以有些代表一直等到会前才知道,会议没有邀请种花家的团队,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满。

湮灭物理学就是王浩创造出来的,他一个人在湮灭物理学上的贡献,甚至可以说远远超出其他人加在一起的程度。

反重力现象确实是阿迈瑞肯科学家最初发表的理论,后来又是荷兰团队做超导实验发现的,但反重力现象和湮灭物理学直接关联,相关的研究、相关的技术,也是王浩的团队最有话语权。

这种情况下,成立国际反重力组织,竟然不邀请王浩的团队?

毫无疑问。

现在所谓成立‘国际研究组织’,已经不是纯粹的学术了,而是加入到了国家争端的因素,而且是占据了很大的因素。

当即就有团队代表去质问菲利普·罗雷尔,但菲利普·罗雷尔也只能推出自己解决不了,还表示说,“我是个纯粹的学者,大家都知道。”

“在组织会议上,我并没有话语权,我只是号召成立组织,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一起研究。”

“在研究方向上,我们已经非常明确。”

他为了增加说服力,甚至提前透露了会议中要公开的内容,“我们之所以号召成立研究组织,就是因为实验中的重大发现,也就是科学杂志公布的内容,我们会公开的更相信,甚至是具体的数据。”

“大家都应该知道,那个发现有多么惊人,有多么了不起……”

《科学》杂志发布的实验发现,确实引起了国际热议。

各个反重力团队也很清楚,那种级别的发现代表了什么,只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很可能有新的发现。

新的发现很可能代表新的科技。

这和粒子对撞的研究是不一样的,粒子对撞的研究,目的是完善粒子标准模型,是量子物理、微观物理的研究。

如果去联系现实科技,最多就是制造量子计算机,发展量子科技。

但是量子技术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少的量子计算机,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普及使用。

另外,从根本上来说,量子科技的发展和粒子对撞研究也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相关的理论,即便没有粒子对撞的研究,也是足够支持量子技术发展的。

反重力、强湮灭力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反重力是能够直接使用的技术,而强湮灭力也同样有效果,比如,可以直接让物质发生磁化反应。

这只是最初的发现。

当一个物理现象被发现的时候,后续十几年肯定会是一个强劲的爆发期,就会有很多新现象被发现。

那么未来强湮灭力的研究,很可能会和人类科技直接挂钩。

现在强湮灭力联系到了高磁场,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甚至可以联想应用强湮灭力技术。

当菲利普开口说会公开研究发现的具体数据,自然就吸引了所有团队,让他们对于会议都很期待了。

那些感到不满的团队代表,也只能压下心头的不满,同时也期待会议的召开。

会议上。

菲利普·罗雷尔说到做到,上来就公开了实验发现的具体数据,让所有人对于他们的发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他们为此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还建立了强湮灭力薄层变换的形态模型,引起了会场的大量的讨论。

菲利普·罗雷尔能想到的,其他人当然也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