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这个飞行装置,搭上电池就可以直接起飞了!(第4/4页)

下一步实验组的工作就转移到软系统的研究中。

……

两个月后。

实验团队已经完成了储能线圈的测试工作,很大一部分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准备制造出实验品了。

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虽然储能线圈的测试已经过完成,相关软系统也相对完善了,但线圈、检测器材、内部管道等,想要结合在一起,制造出对应的SMES电池也很不容易。

在基础的设计上,还是要进行一定的修正、改进。

王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SMES电池的使用场景,可不像是民用汽车或是无人机那样,制造好成品电池使用就好了。

SMES电池,设计的目的首要是供给‘反重力飞行器’,后续论证可能会用于其他大型设备,甚至是大型军事设备。

那么SMES电池要怎么进行整装?

王浩有些不确定,就干脆先放下电池研究问题,直接去了航空工业集团团队的实验基地。

这天他收到了航空集团团队的邀请,参加第一次‘反重力设备’的起飞测试。

其实并不是直接制造出了反重力飞行装置,就只是测试让‘反重力设备’设备升空。

所谓的升空,也只是脱离地面而已。

航空集团的团队在反重力设备下安装了四台小型推进器,反重力设备也连接着电源线。

因为横向反重力技术让设备自身减重,最终设备的重量也只有不到两吨。

那么就可以以小型推进器,让反重力设备原地升空。

这是反重力飞行装置实验设计中的一环。

虽然只是简单的脱离地面,甚至电能还来自连接的线路,还是很具有代表意义的。

很快。

王浩到了航空集团团队的实验中心就看到了所谓的‘线路能源’反重力飞行装置。

其实就和反重力性的研究中的实验装置差不多,只不过包括冷却系统在内,都已经被独立出来,并搭载在了反重力装置上。

其他和地面连接的就只有电力线路。

王浩看到了装置以后,马上就想到了SMES电池,第一个反应就是,“可以试着搭上超导线圈,再对内部改装一下,电子系统结合SMES电池软系统……”

“不就能直接起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