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学术派系之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第4/5页)

所以他决定把研究交给海伦和陈蒙檬,让她们一起抓住方向、研究出成果,碰到迈不过去的大问题,再针对性的指导一下。

这才是博士生导师的工作。

至于舆论上对于的争议,王浩根本就没有心上,帕森斯这种级别都根本不能称之为对手,根本不用他亲自下场去做什么。

海伦和陈蒙檬,都绝对不比帕森斯差。

王浩非常期待的说道,“这个研究,也足够作为博士论文的主内容了。”

海伦和陈蒙檬很认真的点头,满是坚定的继续研究。

王浩则是开始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制造出高强度的湮灭力呢?

他一直都坚信,高强度的湮灭力会是科技发展过程中,最重大、最为标志性的研究,其作用不亚于湮灭理论于理论物理,半拓扑理论于超导机制。

那么如何去制造出高强度的湮灭力呢?

王浩能想到的突破口,几乎就只有反重力研究。

反重力研究能够制造出弱化湮灭力的区域,那么反过来也可能制造出高强度湮灭力的区域?

虽然听起来似乎是有一定道理,但从技术的理论基础角度上去思考,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

反重力技术,也就是制造弱化湮灭力区域的技术,底层的技术原理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牵扯到了导体的微观结构半拓扑,以及凝态物理电子波传导所引起的场力效应。

前者才是关键。

最底层的逻辑基础依旧是半拓扑微观形态和湮灭力的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作用和反作用’。

湮灭力作用于半拓扑微观形态,微观形态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弱化湮灭力的区域。

因为反重力起效果是‘反作用’,‘反作用’的强度肯定不会超过‘作用’的强度。

比如,作用强度是1,反作用强度只能小1,再高也只是无限接近于1,再低也只低不过0,也就不可能提高作用强度(湮灭力强度)。

现在研究的是增强湮灭力强度,效果是截然相反的,类似‘作用反作用’的理论机制,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

王浩花费了很多时间思考,发现自己去想,确实很难找到灵感,他干脆就去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把问题抛给了何毅、向乾生等人。

“大家一起想一想……”

“现在的研究是,如何制造增强湮灭力的区域,或者,想出一种增强湮灭力的方法,结合反重力实验,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记下来,说一说。”

何毅和向乾生听的直翻白眼,他们是做反重力研究,寻找弱化湮灭力的技术。

增强湮灭力?

那就不是反重力实验,而是增重实验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增强湮灭力的研究,不管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应用科技角度,都肯定是意义重大的,他们还是帮着苦思冥想。

那当然没有任何结果。

王浩就干脆让他们慢慢想,再回到梅森数实验室后,他忽然看到正认真对着电脑屏幕,不断操作鼠标和键盘的丁志强。

此时丁志强明显是非常的认真,同时,他的脸上也能看出放松和快乐?

“做研究还能这么放松,真是天生做科研的料!”

王浩对丁志强,持有百分百肯定的态度,他在门口等了好半天,直到发现丁志强的眼神不再看向屏幕,才喊了一声,“小丁!”

丁志强浑身一哆嗦,抬起头看到王浩,猛地一下站了起来。

在站起来之后,他还很隐秘的踩了下电源开关,心里马上一阵懊恼,“早上记录的文件,好像没保存,也不知道云储存里还能不能找到……”

他带着郁闷走到了门口,喊了一声,“王老师!”

王浩看到丁志强有些没精神,关心的说了一声,“研究很重要,但也别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