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造假曝光!阿迈瑞肯做不到,中G也肯定做不到?(第3/5页)

赵兴利也来了。

当知道王浩帮忙解决了问题,研究组找到了修改方向以后,也马上劝了起来。

这种理由对王浩来说当然没有任何意义。

后来郑国峰干脆实话实说,“我们修改代码要两天时间,等代码录入到机器里,就可以进行新一轮的实验,王浩院士能不能等实验以后再离开?”

“对啊!”

赵兴利马上道,“如果再碰到问题,有王院士你在旁边,我们也放心……”

说白了,是怕出现其他问题。

复杂的数学、复杂的算法上,谁也不敢说没有问题,有一个最顶级的专家在旁边,碰到了问题也不用担心了。

王浩想了想,还是决定留下来,毕竟牵扯到导弹问题,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很重大的。

他在基地里等了三天。

一直到第三天的时候,新的代码录入到新设备中,一切就已经准备就绪。

相关人员快速完成了实验准备。

这一次王浩还是在原来的地方观看实验,但他察觉到了实验的危险性,还是往后站了很远,想着有危险就赶紧进防空洞。

很快。

指挥员宣布实验开始,新的实验用中程导弹发射,十几分钟后启动了防空导弹进行拦截。

王浩再次看到了反拦截成功的导弹。

导弹透过了云层,以弧线轨迹朝着靶场而去,只看方向就知道,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失败。

在远处一个响声之后,实验结束了。

工作人员马上过去查看打击点,并测算一系列的数据,最重要的数据也很快上报上来,“打击点偏离目标十七米!”

“呼~~~”

所有人一起欢呼起来。

这个数据相当好了,因为实验使用的是技术很差的空壳导弹,导弹也是二十多年前制造出来的。

二十多年前,国内的导弹技术远远赶不上现在,普通中程导弹精度很低,偏差一般都超过二十米。

现在实验中,导弹的偏差只有十七米,甚至可以说是,变轨并没有影响到导弹的精度,简直是有些不可想象的。

王浩则是道,“这个数据应该是几率问题,我分析了你们的主核心算法,变轨肯定会对于精度产生影响,影响大小和变轨高度、雷达精度等都有关系。”

其他人也点了点头。

能影响到导弹精度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可不只是变轨问题,其他还包括雷达系统、计算机系统,甚至导弹的整体质量,都可以直接对精度造成影响。

现在的实验需要确定的是变轨不会对导弹精度造成太大的影响,只要确定这一点就可以了。

他们后续肯定还会进行更多的实验,还会在最先进的导弹上进行试验。

等技术慢慢成熟了以后,甚至可能会进行高倍音速以及洲际导弹的大型实验。

现在的实验成功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

王浩是在热情欢送中离开的,直到他乘坐的汽车远去,好多人还表现的依依不舍。

虽然只是一起共事了三天时间,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王浩的天才。

如果团队里有王浩这样一个天才,研究中所碰到的问题,都将不会再是问题。

这个想法当然不可能实现。

他们都知道王浩所做的研究,要比他们做的研究复杂很多很多,重要性也不比导弹研究来的差。

导弹,毕竟只是导弹,军事武器技术提升,大部分时间只能起到威慑作用。

即便是处在战争状态,导弹也只是武器的一种而已。

目前王浩是做超导研究,是做反重力研究,两者不管是在军事、尖端科技,还是民用科技上,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能用到很多的领域。

王浩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也开始了相关研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