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裁判员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第3/6页)

他们还派出了一些人去说服高校加入超导研究的联盟。

这些都是准备工作。

亚瑟·豪斯对项目还是很乐观的,他认为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肯定会大力支持超导材料相关的研究,但即便是速度再快,真正开始研究也要等到明年了。

结果……

中国方面已经有成果了?

亚瑟·豪斯有一种非常荒谬的感觉,就好像大家一起马拉松比赛,裁判员都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

这不是违规了么!

好吧。

科技研发的竞争没有违规一说,但是……这还怎么比?

……

在完成了132k临界温度的材料研究以后,王浩并没有继续留在实验组,因为即便继续研究也不能再有多大提升。

这主要还是因为理论支持不足。

超导材料的研究跨过了一个阶段,即便是技术上的提升,也已经差不多到了顶端,即便还能够提升也只是量变而已。

比如,从132k提升到135k。

这个级别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根本就不用他来插手了。

王浩还是有工作要处理,比如,安排新来的几个代数几何学者。

这几个代数几何专家都来自科学院数学所,能力水平肯定是不用质疑的,尤其其中一个叫孟国胜的研究员,都可以说是国内代数几何领域的顶层人物。

有几个科学院数学所的代数几何专家加入到研究中,可以说让计算组壮大了不少,人员总计达到了三十人,甚至人员的水平也提升了不少。

王浩知道他们是严士清院士介绍来的,不由得心里对严士清有了点好感。

他和严士清并不认识。

唯一知道的只是严士清被任命为研究中心的主任,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来就职。

再后来,邓焕山就被任命为了主任。

“可能是老了?”

“60多岁的老院士,也差不多该退休了,调到西海来工作,也发挥不了多少余热……”

王浩思考的也对于计算组的工作有些头疼。

其实计算组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去计算元素组合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

但因为缺乏‘元素组合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的基础,就根本无法论证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后者反倒成为了主要工作。

王浩也思考着布克海文实验室的做法,布克海文实验室是牵头组建高校联盟,一起参与到项目中进行元素组合的计算工作。

实际上,国内的制度来说,根本不用组什么高校联盟,科学基金会就很容易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可以针对元素组合发布对应的项目,各高校的代数几何专家们就可以接手项目进行研究。

这样就很容易汇总出数据。

王浩和吴晖说了一下这个问题,吴晖是科学基金会超导办公室的主任,他就直接负责这一部分内容了。

当听了王浩的想法以后,吴晖表示大力支持,“你这个建议很不错,直接针对元素组合发布项目,就等于是让有能力的代数几何学者,都参与的超导的研发中。”

“我会写详细计划,再针对进行讨论,这个事情肯定会通过。”

“你放心吧,现在超导方向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经费还是项目,审批都很简单,下个月估计就能发布一些项目了。”

吴晖的保证让王浩安心下来。

研究能有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就等于是汇集了国内所有代数几何专家,一起做超导元素组合的研究。

到时候,计算组只需要研究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大幅减小、效率也会大幅的提升。

……

六月底。

王浩和邓焕山一起抵达了首都,参加科技部举办的高层会议。

这一次的会议内容是针对新成果创办新的企业,他们来就是做成果、技术以及理论相关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