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科技竞争!超导材料新突破!外行指导内行?(第4/6页)

“中国的一些机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先一步提出了理论,但在材料制造上,我们拥有最高端的技术和经验,也拥有最多的人才。”

“我相信,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研究出可用于工业使用的超导材料。”

“120K是个重要的分界线,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

实验室的发言人说了很多。包括技术难度、人才储备、材料制造技术和经验,还包括科技竞争以及展望未来,等等。

他做出高调发言也是有目的的,一个是对外展露信心,才能吸引更多企业的经费赞助。

阿迈瑞肯新的科研赞助计划,可是拟定了1300亿美元的大额经费,高调一些也就能分到更多的经费。

另外,他们确实很有信心。

43所高校的上千名代数几何学者,可不是开玩笑的,基本没有上千名那么多,五百以上还是有的。

这么多代数几何专家一起工作,自然是能够把理论研究透彻。

最少双元素的计算上,他们能最快的速度完成大部分组合,有了足够多的数据支持,再加上材料研究的技术和经验,还有用不完的经费支持,他们确实有信心,能够先一步制造出工业使用的超导材料。

布克海文实验室发布的消息令人震撼。

新闻发言人一说就是上千个代数几何的专家,在包括其他的科研人员,人数肯定能达到几千人。

几千的科研人员,单单是薪水就可以发出去几亿美元,再加上实验的耗费,一年轻松消耗几十亿美元。

这绝对是超导大手笔了。

由此,一些媒体也发出感叹,“世界已经进入到超导技术的竞争时代!”

国内也感到了竞争压力。

之前国内在超导理论的研究上是绝对领先的,即便是到现在,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落后,因为他们有更详细的研究资料。

但是,阿迈瑞肯宣布的经费支持,布克海文实验室发布的研究信息,确实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科技处以及科学基金会,迅速联合召开了会议,决定对于超导理论和材料的研究,进行大笔的经费支持。

相对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超导材料的研究,尤其是拟定好建立的西海市超导材料研究中心。

科技处马上决定加快建造进度,他们还召集了很多学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们,最终决定让六十三岁的科学院院士、超导材料专家严士清,担任西海市超导材料研发中心的主任。

超导材料研发中心才刚开始建造,就提前确定了研发中心的主任,等同于是希望实验研究先一步进行,而不是等待研发中心建造好再进行研究。

严士清的履历非常丰富。

他是凝态物理的专家,国内超导材料研发领域的顶尖人物,在铁基超导材料、有机超导材料的研究上,都有非常卓越的成果。

研究中心主任工作已经确定下来。

严士清并不着急去就职,他还是要先把手头上的工作收尾,才能够去西海市工作。

会议结束后,吴晖和严士清一起走着,谈着超导材料的研究,询问他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

严士清道,“最快也要下个月底,我手头的项目还没完成,要安排其他人接手。”

他说着笑道,“这个研究其实也不着急,阿麦瑞肯那边,说的也是先要做理论的研究,而不是直接就研究材料。”

“我过去,还是首先要组建团队,号召一些学者加入,一起做理论的研究。”

吴晖道,“你可以多和王浩教授交流,半拓扑就是他的理论,他在这方面理解的最深入。”

严士清听着点了点头。

吴晖继续道,“材料研究还是要靠你啊,严院士,你在这方面是国内最顶尖的专家,放在国际上都是顶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