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落寞的专家们,新的方向?王浩:回去就完成研究!(第4/6页)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他么不想干啊!

……

国际超导材料与机理大会即将在苏东市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西海大学派出了参会的‘代表团’,包括王浩、林伯涵、罗大勇、何毅、向乾生,以及傅向东。

傅向东是西海大学挖来的代数几何学者们中最优秀的一个,他的年纪有四十二岁,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

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来回国在东港大学担任副教授,只用了两年又升到了教授。

后来因为一些工作的原因,他返回了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升为了教授。

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傅向东连续拿到了柯尔代数奖、拉马努金奖,但他一直希望能够回国工作。

原因很简单,他的亲戚朋友们都在国内,妻子也一直想返回国内,国外生活肯定有很多不便。

正所谓‘衣锦还乡’。

傅向东希望能够体面的回国,但即便是回国,也只是和之前一样,找个高校担任教授而已,代数几何领域想申请经费不容易,即便是申请也只是小项目,到时候他的薪资和生活水平都会下降。

当西海大学出了新政策,并且王浩亲自打电话邀请,还说起了各种福利以后,傅向东犹豫了很久,就决定来西海大学试试了。

现在傅向东成为了计算组的组长,确定参与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王浩自然是很信重傅向东的,来参加超导材料与机理大会,也带上了傅向东一起,也能让他近距离的感受一下,代数几何应用于超导研究的未来。

毫无疑问。

接下来的几年、十几年时间,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都是供不应求,会成为数学各学科中最吃香的领域。

有一个学科领域变突出,就肯定有其他学科变得衰落。

比如,从事超导凝态物理研究的学者。

原因很简单。

现在最流行的是,以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研究超导机制,而‘超导机制联系材料方向’的研究,似乎是已经被王浩‘打通关’了。

即便是做后续的研究,需要的也是代数几何领域的学者去做简化。

传统的超导凝态物理理论研究,自然就变得衰落下来,相关的研究项目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础科学中心的汪承林,和科学院超导实验室的杜建伟,正走在一起郁闷的说着。

“现在我们的研究似乎变得毫无价值,之前的一切理论基础,似乎都被推翻了?”汪承林郁闷的说道。

“推翻倒是不可能,那些研究是有实验基础的。”杜建伟摇头道,“只是变得没有价值了。”

他抱怨道,“我们有一个项目,经费已经被卡住了,我上次问了吴晖院士,结果回复是经费有限,直白说就是拖延啊……”

汪承林郁闷道,“我们也是。而且很多人做研究都没什么积极性了。”

两人一起叹了口气。

现在他们做的研究似乎失去了意义。

凝态物理相关的研究涉及到了粒子波、夹层传输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超导内部的粒子运动特性。

这和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还不一样。

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宇宙最基础的规律,探索物质组成的本质、物质的来源、反物质等等。

超导凝态物理的研究,纯粹就是为了能够联系应用,也就是给制造超导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现在超导材料的理论支持已经有了,他们的研究似乎就失去了意义。

汪承林都有种自己要失业的感觉。

他们的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因为超导材料的理论支持问题被解决,凝态物理底层研究的方向,就找不到继续的目的和价值。

杜建伟也说道,“等手里的项目全部完成,我们可能就要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