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新的国际组织,‘M1型’元素组合为基础的超导材料(第4/5页)

“以代数方程来推导几何很容易,但是以几何来反推代数方程,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邱成文感慨着满心赞叹。

比尔卡尔却感觉很失落,因为他希望和邱成文讨论问题,但邱成文就只是赞叹,什么也说不出来。

后来他忍不住问道,“邱先生,我们是朋友,对吗?”

“当然。”

邱成文肯定道,“虽然我们有二十岁的年龄差距,但我一直当你是朋友,很好的朋友。”

“我也一样。”

比尔卡尔坚定的点头,“那么你能给我个意见吗?我最近正想着,是不是应该去西海大学工作……”

邱成文直接听懵了。

比尔卡尔和他是朋友,所以找他问一下,是不是该离开水木大学,去西海大学工作?

那么他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

西海大学。

王浩正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中央记者的专访,他谈了最新成果的问题,随后就大众关心的几个问题,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个研究到现在,可以说已经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超导临界温度的奥秘,我们的研究把临界温度和元素组成关联在一起,只是计算相对复杂。”

“下一步就不只是我们能做出来的,要全世界一起进行研究,目标就是研究出所有的双元素组合,所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研究。”

“从理论上来说,元素数量越多所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就越高,但所对应的计算也就越复杂。”

“而双元素组合和三元素组合是有一定关联性的,比如氢和氧,两个元素放在一起就能够计算出他们所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

“如果在其中加上一个碳元素,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碳和氢、氧和碳以及氢和氧,三种组合为基础,去研究碳氢氧组合所对应的超导临界温度。”

“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展开更多的国际合作,建立超导元素组合的数据库,把研究成果都共享出来,因为这种研究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完成,就必须要进行数据之间的共享。”

在王浩简单的介绍完以后,记者又问起了超导材料技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取得突破。

这才是大众关心的问题。

普通人自然不会关心什么理论研究,他们关心的是超导材料技术是否能取得突破,超导技术什么时候能够大范围的普及。

王浩摇头道,“事实上,我们正准备做超导材料方面的研究,国际上很多机构也同样如此。”

“但什么时候能研究出,能够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这个问题还很难说。”

“我个人认为,应该需要不短的时间吧……”

记者追问,“您能说个具体的时间吗?”

“具体……”

王浩摇头笑道,“你这个问题就有些难为人了。”他想了想,继续道,“好吧,那我就说一下,我觉得出成果最少也需要一年时间。”

他后续又补充了一句,“一年还是太少了,两年吧,把时间范围扩大一点,万一到时候没成果,可不要怪到我身上,我主要是做理论研究的。”

记者听的都愣住了。

一年时间?

很长?

他刚才听到王浩说很长时间,觉得怎么也要十年、八年,结果听到了一年的数字,再延长一下也只有两年。

记者用力扯扯嘴角,心里嘟囔一句,“难道我们的时间观念不一样?”

……

针对超导领域如此重大的成果,科技部召开了内部会议。

赵恩顺主持会议,并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决定建立一座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中心。

这还是第一座真正计划建立的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中心。

之前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一直都只是科学基金或其他科研基金部门设立的项目,而不是建立一座大型中心专门去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