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菲尔兹颁奖,你还能再假一点吗?(第3/5页)

在三十左右的年纪,就发表过一篇相关领域的顶刊论文,都可以归在‘稀有人才’的行列中。

邱成文都很重视林伯涵,他知道林伯涵准备去西海大学,一声针对王浩的怒骂差点喷出来。

本来他的脾气就有些执拗,知道消息气的呼呼直喘。

最后还找来林伯涵当面谈了谈。

林伯涵说想和王浩一起做研究,而且西海大学的待遇很好,直接能参与到大项目,并且不用经费发愁,他连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到。

他想让邱成文帮自己想个理由,结果邱成文也想不到。

水木大学的条件确实不错,但因为人才实在太多了,能给林伯涵的待遇肯定赶不上西海大学,甚至连直接聘任副研究员都做不到,经费上就更不用多说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的高校经费确实多,但高经费也和底层无关,普通学者还是要靠自己申请,最多能拿到一点补贴。

即便是数学科学中心的学者,也要自己去申请优青、杰青项目。

这些项目的经费非常激烈,补助率长期在十个点以下,纯数学的研究想要申请通过很难。

如果是数学大类,比如偏微分方程领域,申请经费还相对容易一些,拓扑学研究则是经费申请最难的领域之一,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代数几何、拓扑学的研究,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研究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邱成文也只能带着郁闷说道,“去王浩那里也好。王浩是最优秀的数学家,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已经超过我了。”

“他指名道姓的让你去,待遇肯定不用担心。”

“西海大学缺少人才,你到那里也会更受重视……”

然后林伯涵来了。

王浩对林伯涵确实非常重视。

林伯涵正式入职以后,他马上拉着对方一起做研究,“林博士,你来的正好!”

“我正在为研究头疼。”

他拉着林伯涵说了起来,“我正在研究一种,类似于微观形态的几何问题,这种微观形态,经过拓扑相变以后,就会形成二维无限延展的形状……”

王浩仔细说了起来。

他对于导体内微观形态的想象,就像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球体的两侧是打通的。

在想象中,微观形态是个特殊球体,但它的真正结构并非如此,必须要满足几点要求。

一个是经过挤压以后,会逸散出内部包裹的‘特殊力场’,或者是影响到中心通道内的微观运用,近而形成交流重力作用。

二是它的拓扑形态,是无限延伸的二维圆筒式平面,二维圆筒也不是完善的,中间会出现一些孔洞,圆筒本身不会影响到微观运动。

三是特殊球体表面任意两条直线都会相交,同时它的拓扑形态,任何两条直线都是平行不想交的。

最后一点才是最难满足的,研究也牵扯到复杂几何分析。

这种特殊的几何要求,和导体内微观形态的性质直接相关。

王浩认为导体内的微观形态和电磁力直接相关,或者说的,微观形态决定了电磁受力。

在超导的特殊状态下,微观形态拓扑化,就导致了超导状态的导体,不会再受到电磁力的影响(这是已经证实的)。

另外,微观形态和交流重力场存在直接关系,有些微观形态更完善,拓扑化的难度更高,也就表示激活超导状态的要求(温度)更高。

反之,则是高温超导材料。

林伯涵听了王浩的说法,顿时感觉有些不能理解,“拓扑的概念里,不存在大小的概念,无限延伸的二维筒状平面,应该以几何方向去讨论。”

“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定向拓扑’?”

“如果是研究拓扑的原形态,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几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