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东港大学重启解聘调查,王浩拒绝菲尔兹的理由!(第3/4页)

“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他很认真的说道,“东港大学是名校,如果我说东港大学比西海大学强,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

“但是,我并不需要借助东港大学的平台。”

“我在西海大学的工作。我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而我现在的目标是,是希望未来西海大学也能够成为名校。”

王浩的话音铿锵有力,也引来现场一片的掌声。

每一个西海大学的人都在鼓掌,掌声也非常的热烈,有一些记者都在鼓掌,他们觉得王浩说的很好。

虽然东港大学确实是名校,但作为西海高校的一份子,自然希望自己的高校能够发展的更好,而不是跳槽去选择其他更好的高校。

近两年时间里,西海大学的发展势头确实很好,学校几个实验室都拿到了大项目。

因为王浩的个人影响力,也带动了学校受到更多关注。

北疆省对于西海大学的支持是源源不断的,很多优秀的博士来西部工作,首选也都是西海大学。

这也让学校的师资和生源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升,高校在国内的排名也不断的前进。

王浩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有句话说的好,马不吃回头草,他根本不可能回东港大学。

现在只是被邀请过去做个学术报告,就像是去其他机构做报告一样,他希望经过这次以后,以后有人再提到自己,不要再联系东港大学。

他自己也是如此。

东港大学的报告会定在了一个月以后,王浩并不需要为报告准备什么,他的所有论证都已经写在论文上了。

他过上了轻松的生活,每天给学生们讲讲课,其他时间则自由安排。

当时间变得多起来,他就带着兴趣看起了新的数学内容——拓扑学。

在拓扑学的领域上,王浩至多都是了解一个基础,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他希望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这天有一个好消息。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评奖委员会,给他发了一封邮件,提前通知他获得了菲尔奖,同时邀请他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

看到上面的消息,王浩并不意外,获得今年菲尔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他拒绝了。

他不是拒绝菲尔兹奖,而是拒绝前往参与国际数学家大会,因为数学家大会是在澳国举行的。

王浩还是写了个回复,他思考着找了个理由,“我正在研究一个连接代数几何和拓扑学的重大课题,每一天的时间都非常珍贵。”

连接代数几何和拓扑学的重大课题,马上能想到的就是霍奇猜想。

霍奇猜想被认为是连接代数几何和拓扑学的桥梁,只要能够完成相关的研究,就可以让代数几何和拓扑学,两个看似完全无关的学科连接起来。

正因为如此,霍奇猜想才会跻身千禧年七大数学问题之一。

当然,王浩并没有研究霍奇猜想,他就是单纯的不想去而已。

他并非第一个不想参与大会的菲尔兹获奖者。

在菲尔兹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数学家,都没有在得奖的当年去参加数学家大会。

其中最有名的是完成庞加莱猜想的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他给菲尔兹评奖委员会的回复是‘没有路费’。

这件事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数学家,而且确定已经证明庞加莱猜想,并且获得了数学最顶级的菲尔兹奖。

结果,没有路费?

这个理由实在太不靠谱了。

菲尔兹评选委员会当时就有人提出,给佩雷尔曼资助路费,甚至还包括入驻酒店的费用,把消息发过去以后,最后也没有回音了。

王浩给菲尔兹评奖委员会发了消息以后,又看到了一封邀请邮件,是邱成文邀请他参与今年的华人数学家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