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舆论后续、陈建林的尴尬境地以及武钢的邀请(第3/4页)

“……”

东港大学,合金实验室。

陈建林正坐在办公室里浏览了这些消息,心里也有了颇多的感慨。

当初的一个小博士,已经成为了数学界的巨头。

真是想不到啊!

这也导致他在学校里,也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私底下有不少的教职工都在说他,好在他已经从事情中摘了出去。

马文钧,抗下了所有。

当然,也是有代价的,他为此付出了两千万。

那可是两千万啊!

陈建林想想还是感觉很心疼,但钱总是能够赚回来的,他看中的就是这一次武钢的项目,只要能够拿到项目,两千万也就差不多了。

办公室的门响了。

“进!”

陈建林抬起头,看到进来的人,脸上顿时露出了少有的笑,“宝生啊,来了!”

“坐。”

徐宝生走了进来,到旁边椅子上坐下,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陈老师,你让我做的报告已经做好了。”

陈建林接过来大致扫了眼,赞叹道,“你的水平比马教授也不差,未来可期!”

他说着打开了手机,给徐宝生转了一笔钱,“这些钱,一万块也不多,你先拿着。如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和我说,以后你就负责实验室的数据工作。加油,我非常看好你!”

“谢谢,陈老师。”徐宝生咧出了一抹笑。

陈建林不在意的点点头,说道,“这个月中旬,我们就要去首都,记住我和你说的,这个项目一定要争取下来。”

“之前因为马教授,我们实验室背了很大的污名,现在是争取项目,说我不择手段也好,说其他的也好,但我都是为了实验室。”

“一个实验室,如果没有资金、没有项目,就不可能有任何发展。”

陈建林说的很认真,甚至是大义凛然,“只要能把项目争取下来,再做好、做出成果、大成果,到时候,还会有人说什么吗?”

徐宝生听了点点头,“我记住了。”

他说完走出了办公室。

陈建林看着徐宝生的背影,面色变得有些凝重。

徐宝生和周晓龙不一样,并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但到现在也没什么办法。

他手下已无人可用。

好在徐宝生的家庭条件不好,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只要花上一点钱,再许以大义,对方就会帮忙做些事。

“希望这次能顺利吧!”陈建林叹了口气。

……

西海大学。

王浩正沉浸在明星般的生活中,他有点感受到海伦说的那句‘功成名就’。

当走在校园里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看过来,很热情的和他打招呼,甚至还有学生过来要签名。

学校里,好多人谈论的都是他。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天,而网络上也有大量相关的舆论,只要打开新闻就能看到的。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清晰的报道出去。

有好多记者希望能做专访;有大媒体的栏目组,希望能够做有关他的专题;甚至有一些娱乐节目邀请他参加,还许诺会给大笔的出场费。

即便是坐在办公室里,电话都在不停的响。

王浩决定换一个号码,否则手机就根本无法使用。

当打开了邮箱的时候,就看到里面有一大堆的新邮件,有一些是来自国外学者的交谈信息,有一些则是高效机构的邀请。

王浩仔细看了看,单单是高校的讲座邀请就有七个,其中包括水木大学,首都大学,苏东大学,东港大学等等。

他重点还是看水木大学和东港大学。

首都大学被排除在外,是因为他和水木大学更熟悉,有邱成文以及其他教授的面子,也不好意思不去水木大学,而去对面的首都大学做演讲。

东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