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项目会自己跑过来?王浩:看!真跑过来了!(第2/5页)

吴晖说着摇了摇头。

王浩、何毅等人明白他的意思。

因为成功复刻了交流重力,物理实验室被‘照顾’会分配新的项目。

新的项目关系到后续的大项目,其他两方都想‘抢’到大项目,肯定会筹集资金抢着做研发,只要先一步出成果,或者是项目完成的更好一些,就很可能‘抢走’大项目。

这就是竞争。

在新的项目上,物理实验室会得到科学基金的资助。

其他两方得不到基金资助,但他们都是大型的科研机构,筹集资金肯定不是问题。

然后三方一起去研究,就看谁能把研究做的更快、更好了。

吴晖把几人送到了门口,最后还提醒了一句,“这个新项目的负责人,最好是王浩教授。”

他补充道,“能申请到的经费更多。”

“哦,也对!”

何毅听罢点了点头,心里忽然产生一种悲哀感,他是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结果……

这是被解职了吗?

……

看着几个人一起离开的背影,吴晖也笑着摇了摇头,在新的研究方面,他并不看好物理实验室,即便是有王浩在,但王浩只是数学家,而不是超导专家,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很难说。

其他不管是设备、人员、经验、团队能力,物理实验室根本就无法和其他两家机构相比。

吴晖之所以说这么多,一方面是想交好王浩。

二则,就是看不惯向乾生的嘴脸。

物理实验室明明是有成果的,即便是靠运气完成研究,凭借不到三百万的经费,能完成就已经很了不起。

结果向乾生不断的进行否定,还拉帮结派的给项目成果打上‘运气’标签。

即便牵扯到项目的争夺,手段也显得太下作了。

另一边。

向乾生已经买好了机票,准备离开首都回去了。

没有人想当坏人,向乾生当然也是一样的,他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份,但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争的。

争,才有机会;

不争,连机会都没有。

超导物理的机制研究,可不像是数学理论研究,闷在办公室都能有成果。

这种研究需要不断投入进行实验的。

向乾生出身科学院电工所,是电气科学技术领域专家,后来加入到超导实验室,一直跟着做大型研究项目。

有了十几年的经验,向乾生也在项目中,混上个三把手、四把手,但他还是不甘心,因为一切的荣誉,都属于率领团队做项目的人。

三把手、四把手?

哪怕是项目的二把手,成果上有个名字就不错了,被关注的永远都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如果持续跟着其他人做项目,一辈子都只能是个普通研究员。

有些人甘愿默默的奉献,待在团队里和其他人一起工作,但向乾生可不是这种人,他希望能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只要担任大项目的负责人,就能带领团队完成研究,获得国际性的成果。

然后就是获奖、职位提升,评院士……

等等。

那才是他的追求!

向乾生知道,眼前的机会也可以说,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以他的水平、资历来说,实验室方面肯定愿意投入经费,跟着他去‘赌上一把’。

赌赢了,他就能争取到一个大型项目,实验室也会多一个大型项目。

赌输了,经费白白的耗费掉,以后实验室也不可能再支持他了。

所以眼前可以说,就是他的前途和命运之战!

……

王浩、何毅等人已经坐上了飞机返回西海大学。

路上。

几人还在不断的谈论着,肖新宇对新项目有期待,“你们觉得那个研究能拨下多少经费?”

“五百万?”颜静不确定的做了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