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团队很重要,但烤鱼更重要!(第2/4页)

如果双方的数据一致,分析结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一致就要找出其中一方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临时拼凑团队数据有问题。

薛文卓、董志辉坐过去以后,前排的第七组几个人回头看了一下,朝着薛文卓点了点头,也有认识董志辉的点了下头。

王浩也被看了好几眼,最开始没人认出来,直到前面有人小声说了什么,顿时好几个人一起回过头。

“王浩教授?”前排一个教授问了一句。

看到王浩点了下头,旁边人顿时热情许多。

王浩和几个人寒暄几句,会议也准备开始了,他坐在位置上,认真听着会议工作分配内容,参加这种会议还是感觉很新奇的。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薛文卓也解释了团队的工作,有些自嘲的说道,“我们就是边缘角色,前面的第七组才是主力。”

“不过我们主要是来学习的,其他人还没有这个机会呢。”

王浩倒是不在意什么主力、替补,两个团队做同样的数据内容也是正常的,否则只有一个团队来做,研究出错也很难发现,他跟着来看实验,就只是带着好奇过来转一圈,顺便参与到工作中。

如果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是最好,发挥不了作用也没关系。

反正他也不是物理学家。

王浩关心的一下时间问题,“这个分析大概要用多久完成?”

薛文卓道,“大体上三到五天就可以了吧,如果进度慢要一个星期。”

这个时间还是能接受的。

王浩继续问道,“也就是说,我们做完这个实验数据分析就可以离开了,对吧?”

“对。”

薛文卓点头,“我们主要就是过来参与实验分析工作,让其他人也知道类似的工作该怎么做,当最好是能有成果,比如更快的完成,比如和第七工作组的数据一致,这种表现就很好了。”

“第七工作组,完成所有分析要多久?”王浩好奇的问道。

“他们比我们多一倍的数据,但应该在五天内结束吧?”薛文卓也有些不确定,但一般来说,主力的工作组实力很强,哪怕是多一倍的数据也能更快完成。

……

在实验进行的当天下午,各个工作团队就开始向下分配工作。

西京交通大学团队负责的是F区的上半部数据,团队里有几个人参与的工作,就开始给其他人讲解具体要怎么进行分析,并对于工作进行分配。

团队是要分工合作的,有的人负责大亮点的分析,有的人负责小数据的去除,而大部分人做的都是对于普通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具体是属于什么粒子,并计算记录相关的详细数据。

何毅也参加过一次实验分析工作,他是西海大学的教授,自然重点照顾王浩和肖新宇,给他们详细讲解了,分析数据的方法、情况等内容。

王浩都听完了以后,也理解了大部分,但具体分析肯定还要做的时候再看,他有些疑惑的问道,“这种普通光点的分析,就只能手动计算吗?我看有些是能够用计算机直接划分的,但有些都需要手动计算。”

“不然怎么样?”何毅用力抿了抿嘴,“很多粒子之间的差异太小了,而各种情况都有所不同,只有手动计算才能保证准确性,反正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确定完成所有的普通光点的分析。”

王浩思考着点了点头,但还是觉得速度太慢了,也怪不得十几个人的团队也需要好几天。

他仔细想了一下,干脆建立了个任务试试——

【任务二】

【研发项目名称:F区数据普通光点粒子分析(难度:D)。】

【灵感值:0。】

好简单!

王浩看到研发内容的难度都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却很正常,他已经对工作有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