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他一个人超越了整个数学科学中心(第3/4页)

黄耀仁听完感叹道,“这种级别的研究,可不是一般人敢触碰的……”

两人一边说着就到了水木大学。

黄耀仁带着王浩走进了大学校门,水木大学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内最顶尖的名校之一,能确定与之并列的,只有坐落在对面的首都大学。

进了大学校门以后,王浩像是游览一样的,慢悠悠不急不慢的走着,过了一阵子也到了数学科学中心,已经有几个人提前等待门口了。

“王浩教授!”

“来了!”

“真是年轻啊!我在这个年纪博士都没读完!”

几人过来和王浩寒暄着,也一起走进了数学科学中心。

水木大学的数学科学中心,是归国的菲尔兹华人获奖者邱成文倡议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也一直是邱成文担任主任研究员,后来还改名叫做邱成文数学科学中心,也成为国内最有名气的数学研发机构之一。

数学科学中心有几个数学院士、菲尔兹获得者挂名,长期有两个以上的数学院士常驻,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王浩进了数学科学中心以后,又见到了几个人,就一一的握手、认识寒暄一下。

其中有一个叫许奇亮的,忽然冒出的一句话,让他顿时愣了一下,“王浩教授,你可是抢了我的项目啊!”

“什么?”

许奇亮拉着王浩的手,苦笑的说道,“在优青项目上,咱俩是直接竞争对手,结果项目发给了你,我马上过年纪了,再申请就只能是杰青了。”

旁边有个五十多岁的教授,帮忙解了一下,“是这样的啊,小许申请了优青,也是数论项目,但是优青数学理论项目数量有限,数论领域只能批一个,结果批了你的。”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

王浩恍然,但对许奇亮有了点好感,类似的事情能大方的说出来,说明人品不会差。

这种事是有些敏感的,但发现王浩不怎么在意,其他人也跟着补充了几句。

王浩也弄懂了事情缘由。

其实最开始,他的项目是很难批下来的,有的评审专家的意见是驳回,即便是他完成了阿廷常数的论证,但得到的结果依旧是驳回,理由是‘可能会用原来的成果填充项目’。

意思就是说,认为王浩是拿着成果做申请,反正已经有了阿廷常数的成果,申请到项目就用阿廷常数当成果,不能完全说是‘骗经费’也差不多。

几个评审专家对此的意见并不统一。

许奇亮和王浩的项目就放在一起选一个,然后新闻上就爆出王浩的梅森素数研究。

这下就不用讨论了。

在完成阿廷常数、梅森素数两个大成果的王浩面对,许奇亮迅速失去了所有竞争力,只能遗憾的落选了。

王浩听了事情原委,对许奇亮道,“其实说真话,我不太在乎这个,就只是学校给我报上去试试,如果知道会挤下别人,我可能会选择面上,或者省里的基金。”

这是实话,只不过说出来一点安慰性质都没有。

许奇亮就只能苦笑了。

一群人围着王浩正说着的时候,邱成文面带笑容的走了过来,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身体再硬朗也肯定不比当年。

邱成文见到了王浩,也和他握手寒暄一番,随后就拉着王浩坐在沙发上,开口道,“昨天我还和他们说,王浩也真是个奇才,他一个人在顶刊发表的论文数,都追平了我们一个数学中心啊。”

“我们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总共只在四大数学期刊上发表了三篇文章。”

“结果没想到啊,被一个人追平了……”

邱成文说着都直摇头。

这时,站在前面的黄耀仁忽然开口道,“邱院士,您这个就错了。”

其他人顿时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