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让王浩见识一下什么叫专业!(第2/4页)

这届学生都太听话了!

他甚至有点怀念上个学期的课堂,有学生去教务处举报,有的学生就故意上课玩手机、趴着,和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也能给课堂带来欢乐气息……多美好啊!

课程结束。

一大群学生围过来进行答疑,其中有一半儿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甚至有研究生拿着高难度的题目过来提问。

王浩还是先给自己班里的学生答疑,其他人都排在班里的学生后面,答疑持续了半个小时,他看着到时间也就结束了。

如果有学生再有问题,就很抱歉,只能等到下一次了。

现在他可是很忙的,能给出半个小时答疑已经很不错了,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答疑需求,否则一天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等抱着书本去了食堂的时候,他才发现课本加了一个心型的彩纸,翻开仔细一看,上面用浪漫的语调,表达了对自己的爱意?

“这是哪个学生呀?”

“师生恋可是要不得的,即便年龄相差不大,我也是老师啊。现在的学生真是太开放了!”

“人心不古啊!”

王浩感叹的说着打开纸条,仔细看了一眼下面的署名,然后就把纸条撕碎扔进了垃圾桶。

……

一直等回到综合楼办公室,王浩就没有心思想什么女学生的情书问题了。

他查看了一下任务系统,发现一节课下来‘任务一’只有一点灵感值增长。

一点……不可能吧!

王浩仔细看了又看,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整个课程进行过程中,系统只提示了一次灵感值增加,他仔细的想着课程中的收获,发现确实没什么提升,再看向数据感觉还是一样的。

虽然难度是A级别的研发,但只有可怜一点灵感的提升,都可以说是鼓励性质的增加。

为什么呢?

他仔细思考着有了答案,“首先要对数据有足够多的了解,灵感值才能长得快一些。”

“如果没有任何了解,即便上再多的课程,灵感值增加速度也会非常缓慢。”

这和数学研究完全不一样。

数学研究可以理解为‘针对解决一个问题’,而在研究的初始,他对问题就已经很了解了。

比如,梅森素数的研究。他当然非常了解梅森数、梅森素数,同时也知道很多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方法。

在有足够多基础的情况下,上课的过程中,有教学的回馈增加想法,灵感值提升速度自然很快。

现在是针对一个项目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因为对于实验本身缺乏了解,对于数据本身同时缺乏了解,首先做的应该是了解实验和数据,再然后才能够在回馈的内容中找到灵感。

之前做纳微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分析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研究的难度很低,教学回馈的灵感值很多。

即便是那个时候,他也发现研究数据以及观看实验、让夏国斌帮忙讲解,对于灵感提升非常帮助。

现在难度提升了两个档次,对于基础了解就变得更加重要。

基础才是研发的支撑,连基础都不具备,如何解决问题呢?

王浩对接下来的方向很明确了,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于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本身,有个非常全面的理解,才能加快研发速度。

下午一点。

综合楼办公室又热闹起来,倒不是因为人多,而是王浩再次登上了新闻。

企鹅集团发布了找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梅森素数。

“企鹅集团的数据中心和西海大学王浩教授合作,利用了他对梅森数的研究成果,找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梅森素数。”

“这个梅森素数的序号是M7XXXXXXXX,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以2为开头的亿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