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调查组:原来是周晓龙的错误!(第3/4页)

这个数值看起来并不高,但要考虑S级难度的研发,每一个成果都可以说是世界级的,三十几点就可以说是很高了。

当王浩正过着平淡的生活,慢慢的积攒灵感值时,东港大学针对合金材料实验室的调查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调查组详细查看了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以及实验室提交上来的‘错误数据’,发现王浩的工作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陈建林的说法则是,“虽然计算上没有问题,但提交给马文钧教授的数据确实是错误的。”

“我们通过好几次实验已经证明,数据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调查组,有个叫钱明浩的材料专家,用了几个小时整理数据,还终于找到了问题。

钱明浩认为发现了其中的关键,很是有些兴奋的解释道,“王浩教授的计算确实没有问题,但是这些提交上来的数据,本身就有问题。”

“大家可以仔细的做一下对比,这些出错的数据,和另外一组很类似,但数值相差也很大。”

“一个是在0.1~1的区间,一个是在0.05~0.5的区间。”钱明浩说的是两组数据的元素配比数值。

两组数据的对应元素含量数值,都在百分之一以下,不仔细看或者非专业人员,根本不可能发现问题。

钱明浩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正常来说,元素硫是属于杂质,占据的比例大概率不会达到百分之0.6这么高,我就是注意到这个数据,才发现的问题。”

其他人马上跟着看过去。

如果不是有钱明浩的介绍,他们根本注意不到这一组数据的问题,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王浩的工作’,也就是对于实验数据的计算上,根本没发现提交上来的数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当仔细研究才发现,提交上来的数据确实有问题,应该是把两组数据搞混了。

正因为如此,计算再提交上去做分析的数据,才会发现有大量的错误,近而直接影响到实验本身。

钱明浩顿时有些得意,他是东港理工大学的材料教授,但主要领域是化工材料,而不是合金材料,可却能找到别人都发现不了的问题。

这不就证明了能力突出吗?

其他人也都认可了钱明浩的结论,问题确实是出在数据提交上,应该说是最初实验数据记录上报出现了问题,和王浩的数据计算没有任何关系。

当调查组有了结论以后,马上就通知了合金材料实验室。

陈建林看着调查结果满脸惊讶,还是钱明浩主动帮助解释了一些,他才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我就一直奇怪发现不了问题,还以为是王浩教授的计算出错,没想到啊!”

他满脸感叹道,“是我们冤枉王浩教授了,真是……”

说着紧咬着牙、满脸悔恨。

马文钧也恍然道,“当时我还奇怪,为什么那么多数据出错,也对啊,王浩是才刚加入实验室,他是个数学博士,对于材料研究并不了解,也难怪在最初看到数据的时候,发现不了问题。”

这句话就解释了,为什么实验进行了三个月,才发现数据有问题。

王浩对材料研究不了解,最初上报的数据有偏差也看不出来,他做出计算以后,送到马文钧这里,都是最后的结论数值,自然也发现不了问题。

关键有两点,一个是数据上报出错,另外,附带的就是王浩不懂材料研究。

后者明显不重要。

因为王浩的工作就是做数据汇总计算,发现不了最初数据的问题可以理解,而他本身的计算工作并没有出现错误。

前者,就必须要处理了。

“是谁负责实验数据上报?”调查组负责人直接开口问道。

陈建林站在原地久久不语,仿佛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吐出了一个名字,“……周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