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论遗传对智商的深度影响(第3/4页)

“人类遗传的进步不仅仅是智慧,外在长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只是试图劝说一句。

海伦仔细想了一下,一个激灵反应过来,恍然大悟的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优秀的外表可以增大选择配偶的范围,就可以有更多、更优秀的选择,来完成结合遗传而产生更优秀的后代。”

“怪不得我的远方表兄弟大多平庸,是因为杰弗里的一代长相很平庸,再加上社会环境影响,配偶的选择范围很小,就导致根本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优秀男性。”

“呃~~”

“我有这个意思吗?”王浩已经无话可说了,他有点明白为什么海伦的父母,会决定把海伦交给杰弗里来带。

看爷孙俩的样子,性格大概是差不多的。

海伦说了一大堆‘普通人难以接受’的内容,好多说的还是杰弗里自己,甚至牵扯到‘辱骂’祖母智商低,杰弗里没有反驳一句,似乎是觉得说的很对,还为此感到了羞愧。

无力吐槽啊!

王浩决定不和这对怪异的爷孙多说话,认真的听起了讲台上的报告。

会议的报告水平还是很高的,最低也有普通SCI水准,内容都有一定的前沿性,有的则会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也少不了有差一些的。

有的是出在内容上,研究缺少前瞻性,创新不足给人的感觉很没意思,评价和参考价值都会差一些。

有的则是在英文水平上,不是所有人都有出国的经历,有些人英文学的好,口语却不一定好,用英文作报告,表达上就会稍稍有些不顺畅。

其中有个还出现说不下去的情况,站在台上明显非常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王浩说出了参会以来唯一一条建议,“忘了怎么说,就用汉语好了,不一定百分百用英文的。”

那人顿时对王浩露出了感激。

台下也有不少人对王浩所说的表示认可,有的还支持着鼓起了掌。

王浩心里也有些感叹,他也同样没有出国经历,英语好也只是前身水平高,否则做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也会受影响。

这是暂时无力改变的地方。

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要用英语发言的,国际惯例,有超过三个国家的人参加的会议就会用英语发言。

比如,徳国、法国舉行的STACS会议,同样也是用英语做报告。

这次的计算机会议,有超过六百学者都来自国外,评审组中也有三分之一的国外学者,用汉语做报告肯定不实际。

也许未来有一天,国内科技水平远超国外,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汉语就会取代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其他国家举办的会议,也都用汉语作报告?

王浩思考着有些憧憬。

……

整整一天时间,王浩都在认真的听报告,上、下午都是准时到场,他坐在位置上动也不动,而多数学者坚持不了一天。

学者们可不像是官员,到了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多数都不会认真去听,或者是和其他人小声交流,或者干脆就离开会议厅,到其他会议厅看看内容。

第一排的特邀评审席也一样。

整整一天坚持下来的,就只有王浩一个人而已,怪异的欣顿爷孙只听了两个小时报告就走开了。

远处的其他人也没坚持到最后,尤其到了下午最后一场时间过半时,第一排干脆只剩下王浩一个人,其他都提前离开了。

上台的是个深城大学的博士后讲师,讲了一半发现好多人都离开了,语调都变得很不自信,好在第一排还剩下一个。

等报告做完了以后,作报告的人还特别过来,双手握住王浩的一只手,发自内心的表示了谢意,他觉得王浩肯定是因为礼貌才继续坐着认真听的。

实际上,王浩也没有听的太认真,他会认真的听和自己的研究有关的报告,或者是一些感兴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