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我们必须留下王浩!(第3/4页)

之所以投稿给《理论数学周刊》,还是因为论文页数太多了。

六十二页。

《理论数学周刊》的收费是每一页四十二美元,六十二页的版费就达到两千六百美元。

“亏大了!”

王浩支付版费的时候,都觉得是亏大了,《理论数学周刊》不是核心期刊,论文所能申请的学校补贴,最多也不超过八千块。

净亏,一万多。

另一篇论文,‘证明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的论文,他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要‘赌个大一点的’,争取把亏损翻倍赚回来,投稿给了《数学学报》。

《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阿迈瑞肯数学会杂志》,是国际公认数学领域的‘四大天王’,是数学类最顶尖的期刊。

因为每一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比较少,影响因子远称不上高,但依旧被认为是比核心期刊高一个档次的‘顶级学术期刊’。

如果能把论文发表在《数学学报》上,学校补贴最低档次也达到二十万。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STACS会议有个审稿委员,和他进行了通话,后来互发了几封邮件交流,谈了一下‘大数相乘算法’研究问题,随后就通过了他提交的论文。

六月份,他就要去STACS做报告了。

所以王浩去了教务楼。

他去了学校科技处,找到了朱建荣主任,说起了论文补贴的事情。

“Cauchy问题论文,《医学图像分析》,应该是核心期刊吧?”王浩简单说了一下,“我已经做了申请,都过来两天了,还没有审核。”

朱建荣查了一下,就看到了王浩的申请,把内容小声读了出来,“Cauchy非负矩阵分解表达?《医学图像分析》,IF,17.89。”

他抬起头说道,“补贴,肯定没问题,学校的补贴是按照科学院检索里学术期刊归类、排名划分档次,这篇论文,应该能拿到三万左右。”

旁边的李明听着,扯着嘴角问道,“王浩啊,如果没记错的话,已经是第七篇论文了吧?七篇普通SCI,四篇核心,你这……”

他说着开了个小玩笑,“你是准备靠学校补贴发财吗?”

“是啊。”

王浩带着微笑点头承认。

李明和朱建荣对视一眼,他们仔细想想,以王浩发表论文的速度,确实能够靠补贴发财。

这才多久?

一个半月?

七篇SCI,其中四篇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拿走的论文补贴就超过十万块。

工资一万、补贴十万!

如果每个月都是如此,只是靠发表论文,一年收入轻松过百万。

真是……

羡慕啊!

朱建荣忽然开口问道,“你就是来问一下补贴吗?就算拖两天没审核,也不值得特别跑一趟吧?”

“当然不是。”

王浩道,“我主要是来问一下,参加国际一类学术会议报销的事情。”

“一类学术会议?什么会议?”

“STACS。”

朱建荣半张着嘴呆愣了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你确定吗?”

他知道STACS。

STACS是计算机类最顶级的学术会议。

这类专业的顶级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不是太多,但想要获得邀请函是非常困难的,要么就是计算机领域的顶级学术大佬,要么就是和评审、组织、管理工作有关,最直接的就是论文通过审核。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自费去参加,购买门票也是可以旁听的。

王浩不可能是前面两种,最后一种可能性极小,很少有学者会自费参加学术会议。

那么只能是有论文通过审核了。

什么论文,能通过STACS会议的申请?STACS会议上做的报告,都肯定是国际最顶级的研究,每一个研究成果论文,可以说,都有资格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