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红尘多有不平事(第3/3页)

看到来人后,顿时脸色一僵。

来者是个老妪,青布袍子打满了补丁,身形佝偻,满头银发,脸上全是皱纹。

她背着面口袋,看到张彪后连忙放下。

打开袋子,里面满满当当全是黑长的菰米。

老妪脸色苍白,声音有些局促,“张……张捕头,菰米熟了,老身去采了些给你送过来。”

张彪叹了口气,“吴阿婆,快进来吧。”

“不了,不了。”

老妪颤颤巍巍摆手,随后望着张彪,眼中既有畏惧,亦有期盼,“张捕头,那凶手什么时候问斩啊?”

这便是他被勒令休养的原因。

此人叫吴阿婆,玉京城外庄户人家,月前老伴与儿子进城卖柴,几日不归,找到时已是残破尸骸。

案子没一点难度,知晓者众多。

杀人者乃京城一坊间恶棍,名叫萧三。

他要用半尺麻布,换人家一车薪柴。

吴老汉和儿子自然不愿意,争执中,被这醉酒的萧三当街杀人,用刀抹了脖子。

原本只是小事,杀人偿命,一个恶棍而已,抓住了秋后问斩便是。

麻烦的是,这萧三乃李府管事侄子。

这李家人仗着李贵人威风,在京中横行霸道,没少惹事。

有言官看不惯,当庭斥责,但皇上装聋作哑,不仅没扳倒李家人,言官随后也遭人诬陷进了大狱。

这案子京兆府不想办,大理寺装看不见,左推右推到了六扇门。

张彪上门要人,谁知那门房斜眼一瞥,根本不理会,还多番嘲讽,当时差点发生冲突。

他也是怒火上头,用了些江湖手段,将那萧三诱骗出来,在李府门口当场抓捕。

这下子,算是得罪了权贵。

他如今休假,实则是避风头。

听到吴阿婆询问,张彪沉思了一下,“此案人证物证确凿,刑部核查,秋后便会问斩。”

“哦,那就好,那就好。”

吴阿婆浑浊的眼中满是期盼,颤声道:“多亏了张捕头,老身才得以伸冤,拖此残躯,就是要等那恶贼人头落地。”

“若有来生,作牛作马也要报您大恩。”

她声音颤抖,再次感谢一番后便转身离开。

“吴阿婆,东西您拿回……”

张彪连忙开口。

但老妪似乎已有些神志不清,两眼茫然,颤颤巍巍一边走,一边喃喃道:

“都是命,都是命……”

望着那道身影,张彪心中微叹。

他知道,吴阿婆已萌生死志。

望着那口袋子,一股信息涌上:

菰米(凡)

1、菰草生江岸,芒芯可为食。菰米成熟后会掉落水中,遇水则炸,采摘艰难。

2、帝皇视之为珍品,百姓悉心采摘供奉上宾,谓之“雕胡饭”,有诗曰: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3、绝望的老妇,用它作为人生最后的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