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3页)

若说当初他第一次见到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云舒时,还有一些作为父亲的慈爱,那么经过那么多儿子的背叛,且被五石散的毒素侵害了身体后,承安帝就彻底变了一个人。

在他心中,成为一代明君名垂千古是第一执念,长命百岁便是第二执念。

子嗣?他有的是。

况且只要他活得够久,立不了儿子,还能立孙子。

承安帝仍旧要立云舒为太子,那他的支持者,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说服那些反对以及摇摆不定的人。

“张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夏王殿下英勇神武,你也看到如今大雍的疆域扩大了多少。这是可以堪比太祖的荣耀啊,若夏王殿下不能当太子,谁还有资格?”

“可是……”

“至于你们说的夏王殿下喜爱男子,会没有子嗣,算不上什么难事。殿下是没了子嗣,但殿下有很多兄弟啊,日后不论是从弟弟中择一立为皇储,或是从宗室里过继一位到殿下名下,都是可以解决的。”

“钱大人说的是,虽然自古没有立男子为后的先例,但是立弟弟为储君,或是过继子嗣立为储君,都是有史可循的。”

“两位大人说的在理,子嗣这事说起来倒是最好解决的。但若是错过了夏王,我们要再遇到一个如太祖般英勇的皇子可就不容易了。莫非大家要为了那些陈规,就放弃了让大雍傲视群雄的机会吗?”

这一顶帽子砸下来,其他人面面相觑:“……”

“还有一点大家不要忘了,夏王如今占了半个大雍,立其他任何人为太子,不觉得如鲠在喉?”

朝臣们的争论,承安帝自然全数听在了耳朵里。

如鲠在喉的,其实是下一任储君?

他这个当老子的,若不是怕对方揭竿而起将自己赶下去,如何就非要立他为太子呢。

承安帝即便再气,也只能将这口气暂且压下。

而萧芜则是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面,不论夏王殿下提出的难题有多难,这些人都不会放弃的。

承安帝有他的考量,而那些朝臣们,自然也有他们的考量。在他们看来,若大雍在夏王的手上开创了盛世,那他们就是一代明君手下的名臣。

就如承安帝对明君执迷一般,越是自诩良臣的人越禁不住盛世名臣的诱惑。

赐婚圣旨和新的册封圣旨甚至没到第二天早朝,就已经拟好了,随后火速送往了长安。

这新的册封圣旨里,除了封夏王云舒为太子外,还直接指明封萧谨行为太子正夫。

至于成亲的日子,则是令钦天监算好日子后,再行举办。

-

与李老太傅那封信只用了一日便送到京都不同,这封册封圣旨用了足足两日才到长安。

而这般耽搁,则是因为承安帝与朝臣们怕云舒再次反悔。于是在每经过一座城池的时候,都敲锣打鼓将圣旨的内容宣告出来。

过了城池,到了官道上,这行人才再次赶路。

云舒在这行人进入长安的时候,就听说了沿途所有的城池都知道了他要立萧谨行为正夫,才肯接受太子之位的事。

虽然已经答应了与萧谨行试试,但云舒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由于深陷谣言当中不能自拔,云舒当下决定自己掌握信息渠道。

他一锤桌子,“我要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