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起舞弄清影(第2/3页)

“那不是垃圾话,那叫幽默……”

“如果是我在这么孤寂清冷的地方工作,能有几个这样的活宝陪伴,一定会快乐许多。”

确实,赵女士一贯高冷的脸上,都扯开点忍俊不禁的嘴角。

也许这就是她一直说的,燕青负责给超级智能保证情绪价值,不要变成冰冷的机器,甚至连盖青云和那位姑娘同居,她也装着没看见。

其实燕青这会儿跟盖青云,带着大量的体育生挤在琼海那个训练基地的大屏幕前,也笑得不行。

天巧星吃惊的是:“你现在可以自编自演的这么多角色吗?”

盖青云嘿嘿笑:“这比同时操纵几十几百辆坦克简单多了,也算是做练习呗。”

燕青心疼:“累就不要做。”

盖青云就不会调侃他,以前你睡觉我放哨不也习惯了夜以继日吗,只温暖的嗯嗯说好,反正科学的事情解释多了大哥也不懂。

有了女朋友,还同居半年多,他也总算有点情商了。

所以登月舱周围的“机器人”们也充满情商。

欢天喜地的跳下去,其实也为盖十三提供了不同的拍摄角度,工具箱、月球车之类本来就矮小不少,愣是拍出仰视角度。

全球观众这才哦……

原来是这样!

原来这架登月舱周围装了一圈蜘蛛腿一般的弯曲减震脚!

只能用火箭反喷落地,很不好掌握绝对平稳的问题,被这种混沌理论的思路给另类解决掉。

大概齐的落下来,主要的平衡调整,交给这些具有很大缓冲余地的螃蟹蜘蛛腿。

真空环境下,没法做四旋翼的那种自动算法配平,但用八条机械腿来做类似的平衡缓冲那就太容易了。

还能有效减少对火箭发动机跟燃料的需求。

盖十三之前的测试,就是为了看换成宇航员来月球上,能承受住这种机械腿降落的震动不。

这太重要了!

最离谱的还在于,那登月舱等盖十三走下来后,居然翘起些跳板,直接用那八条蜘蛛腿跟着他走!

直接把登月舱变成了移动城堡!

在之前的所有国家登月舱设计里面,登月舱都是个不得不有,但又挺累赘的部分。

因为必须要有火箭下落装置,然后占用不少珍贵的空间总量,还要考虑返回时候的动力,就没法做轮机运动系统。

所以只能落在哪里就固定在那,很不方便到处活动。

导致无论载人与否的登月行动活动半径都很小。

登月空间重量都太珍贵了。

在交通工具跟基地建设中间很鸡肋。

没想到中国人的设计是把这玩意儿当成露营车一样的存在,甚至还用了这种步进机构来代替轮胎。

充分考虑了地面的凹凸不平,绝不翻车!

至于能源,只要搞定了太阳能收集,那就是不间断的电源方式,根本不用占据长途运载空间。

绝了!

特别是目前国内在太阳能光伏技术上已经遥遥领先。

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强项。

惹得网上到处都是一片惊叹和感慨。

然后看盖十三带着这群家伙在周围稍微调整下,找了个大概平点的地方,正式建立基地!

这也是这支登月队伍,跟其他国家甚至和自家原本卫星登月计划有点不同的细节,算是赵女士加入之后才逐渐调整的特点。

之前所有登月降落,无论传说中的几十年前载人登月,还是后来陆陆续续的各种探测器抵达,都要百分百的精确,前期勘测甚至打个什么东西上来撞击下之类都有。

不然投资多少亿的探测器上来掉进流沙或者站不稳倒了,岂不全部白费?

所以有时候前期勘测都得花多少亿。

赵女士来了之后却根据她那个阿罗哈机器人的原则,差不多就行了,用太空望远镜目测大概选个平整地儿,剩下交给机器人落地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