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第2/3页)

偏偏是这个高举的手机拍摄,因为拼命拉近距离有点抖却更有固定机位,远处纵览全场的优点。

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单枪匹马的迎上去,就充满了拍摄者们哇啦哇的各种惊呼讲解,把局势说得一清二楚,没那些军士长专业,却恰恰让普通人都能看懂。

“咱们的坦克上去了!上去了,珍主保佑!”

“该死的异教徒,他们在攻击我们的坦克,他们那么多火箭弹……感谢珍主!太棒了!”

“开炮了开炮了,一、二、三,对方好多坦克……我的安啦珍主……”

他们其实看不到无人机的调度、侦查、报点,从这镜头在远距离上只能看见指甲盖大小的坦克,在田野里有条不紊的打掉一辆又一辆坦克,升起一束又一束白烟。

然后冲出树林的土黄灰坦克,动若脱兔的冲锋,比之前单枪匹马靠近战场的背影还要让人热血贲张。

成片高喊的声音已经变成了:“这是我们的!我们的自动坦克!”

“无人坦克……”

“智能坦克……”

“机器人坦克……”

就各种根据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坦克的描述定义也不同。

这俩邻国之所以常年打架,就是因为当年大嘤在这里长期统治几十年撤走后,故意留下烂摊子含糊不清分界,造成争端导火索。

但也让这俩国家的英语普及率在全世界都列前茅,这种军方官员之类身份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全世界网友看着这段视频都会蒙圈,什么玩意儿?

自动坦克?无人坦克?机器人?智能?

这么高端的吗。

然后中东那边的土豪放出来无人机视频,的确有最后无人机轻松精准的在疾驰坦克头顶座舱降落、关闭结束画面。

飞手在哪里?

也在坦克里面吗?

小视频社交媒体的确是让欧美国家老百姓看到了以前很难看到的许多场景。

这辆土黄灰的坦克是谁的部将?!

这般勇猛?

有熟悉装甲世界的网友,已经轻易的根据外形拿出了属于东方大国的型号进行科普。

算是仅次于东大自己装备最高型号的次高配吧。

当然也有不少人酸溜溜的嘲讽,这算什么,三哥的技战术水平就不用说了,也就他们自己蜜汁自信,关键在那些T72、T90坦克算什么先进水平,T72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坦克,T90也就是T72拉皮的美容版本,根本不说明问题。

这种声音肯定还很多,欧美网友几乎众口一词的强调,这不过是猴子称霸王,菜鸟互啄,我们欧美先进坦克远超这种水平……

已经花了几十亿美金的土豪不乐意了。

不声不响的把那辆土黄灰样品,在测试交战中,轻易击伤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又打得M1A2主战坦克成员组投降摇白旗的视频放出来。

万马齐喑!

这是什么坦克啊!

因为视频画面最后惊鸿一瞥的拍了下乘员舱,根本就没有活人,全都是机械!

反正为了方便检修、调试,整个研发组跟后来的车间制造都懒得搞什么外壳了,中东地区那么热,还加一层外壳是嫌降温不够吗。

驾驶座、车长座、炮手座都是机械!

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为什么T72这种半个世纪前的坦克都还在拉皮用,实际上勒克莱尔、M1A2包括内地的坦克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版本。

主要原因就是所有坦克大国都在琢磨下一代主战坦克的方向。

既然找不到可以遥遥领先的革命性新方向,那就不如老的拉皮凑合用用,毕竟对于这些大国,那也是动辄几十亿美金甚至几百几千亿的研发消耗,如果搞错了方向被别人断层领先,灭国的危险都有。

一战出现坦克,二战靠坦克闪电战拿下欧洲,冷战坦克集群的威胁,都深深写进了欧美人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