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您就说要不要吧(第3/3页)

其实这种玩法,通常出现在各种专业练歌房、排练室。

各路高手,玩器乐的,唱人声的,交织在一起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对作品理解调整,不一定拘泥于原作,用技巧和情感去重现自己对歌曲的定义。

这已经是艺术追求的范畴了,一般不拿到商业化的演唱会来显摆。

因为大众听不懂这里面的处心积虑,能够飙高音、拖长音就觉得很震惊了。

现在的分量刚刚好,燕青主力传达,各种和音、配器在周围协调,大骨架还是平易近人,局部细节如画龙点睛的拔高演唱的艺术含量。

让观众们也惊讶,有种别样的神采。

如果说昨天还是对诗词歌赋改头换面回到应有的样子,感到惊艳。

今天就是能理解到里面深邃的艺术感。

自己都觉得自己高雅起来。

谁知燕青马上就来个低俗的。

当然不是十八摸,周邦彦的《青玉案》。

燕青自己最擅长这种浪子曲目。

甚至相比柳永的柳词,周词当年在各大夜场,最得乐师喜爱。

因为他强调格律严谨,字音读来抑扬变化而和谐婉转,绝无吐音不顺显得拗口的地方。

这种词本身即富有音乐美,同乐曲能够完美配合,自然是让乐工、歌女都喜爱异常。

不过这货也是个沸羊羊,居然能躲在李师师的床下听美羊羊和宋徽宗忙活,转头还写词记录感叹……

所以浪子哥怎么会去步他后尘。

然后全场看见这刚才还面无表情的诗词歌手,忽然抱着“阮吉他”转身对民乐团笑了笑……

超大屏幕上,刚才还颇有些紧张的二三十位民乐团汉服妹子,居然不顾面前还有自发的指挥,成片的东倒西歪嗔笑撒娇。

观众们都哗然了!

威力这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