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兴师问罪(第2/4页)

“这些人,大兄当初被幽禁的时候,也不见他们出来说话,现在应该是听闻了,大兄擅自出门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这才开始活动心思。”

王贞英给出了最终评价,而后又转向宋轻音:“大兄这几日如何?”

“可有什么动静?”

虽然那一日一句话都没说,一整个不欢而散,但是,王贞英还是没有放松对王恭的监视。

甚至,可以说是更加严密了。

毕竟,王谧走了,虽然他留下了一些北府兵看守王府,但是,将在外,这些人也不见得会那么听话。

要想看住王恭,还得太后娘娘亲自操心。

“好得很,也没有听说他想出来,那天回府之后,就依然是读书写字,没有过什么异常举动。”

宋轻音办事严谨,王恭的事情非比寻常,这是她很清楚的,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为了核实情况,不要半路出岔子,宋轻音可是去实地调查过的。王恭的表现确实是很好,她才敢这样对王贞英说的。

“那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还要不要放他出来?”

这一句话,憋在宋博士的心里,可是好几天了,她翻来覆去的琢磨滋味,最后还是决定试探一下。

其实,放与不放,和她这位内廷的舍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放了王恭,对她也没有什么好处,她完全没有必要去管。

但是呢,作为太后的心腹,宋轻音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到底是放呢?

还是不放。

确实需要太后娘娘给个明白话。

现在,不只是朝廷上的大臣在看着太后,北府的那些守军也在盯着她,琅琊王出征,建康城最大的领导,也就变成了王贞英。

这些人可都等着她发话呢!

可是,一连几天,太后娘娘是既不说放,也不说不放,她就好像完全没有注意过王恭这个人一般,关于他的事,一言不发。

这未免让人猜测,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那毕竟是亲哥,既然出来了,那会不会趁着机会就放出来了呢?

毕竟是自家哥哥,总是舍不得的吧。

虽然,那天见面,闹的并不愉快。

宋轻音自顾自的这样想象,哪知,王贞英一个冷哼过来,就打断了她这种妄想。

“凭什么?”

“他擅闯幽禁,我没有处罚他就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怎么?就因为他擅自闯出来,我就要饶了他?”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且看看,我若是把他放出来,殷家的人会答应吗?”

“轻音,你怎么也糊涂了?”

“不要看这些大臣们的奏疏,现在我若是放了他,反而会落于下风,这些人不会饶了我的!”

“这不就是徇私情吗?”

“他们这是在给我下套呢,你以为,他们这些人是真心想要让大兄出来?”

“继续主政?”

“笑话!”

都是千年的狐狸,在这里想骗谁呢?

要是他们真心觉得王恭不应该被关押,不应该被幽禁,那么,当罪案刚刚发生的时候,他们就会出声了。

谁也没拦着他们,谁也没有堵上他们的嘴巴!

他们想说就说,王贞英会说什么?

但是,他们这些人,当时一个屁都没有放,王贞英可没有糊涂,当时,谁支持,谁反对,她记得清清楚楚,就这些人,一个都没有!

那个时候不说话,现在又跳出来,还不说自己是别有用心?

说到底,王贞英不放王谧出来,那也是完全为了他着想,这位老先生,他以为,那王府的大门是他想踏出来就踏出来的?

当殷家人都是死的?

还有那些憎恨王恭的人,朝廷里也不少吧!

这些人看到王恭真的解除了幽禁,还能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