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谢安的锦囊妙计(第2/4页)

“那么,桓氏一族对于朝廷来讲,就不再是个威胁,他们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可能,今天难以解决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或许就都不是问题了。”

“多年以来,朝廷对他桓氏一族也算是很苛待了,耽误了许多人才进步,将来,对他们,你也可以不必那样防备了,随才任用,比如,桓伊那样的年轻人,老夫看来就很好。原本,当年我是想把他放到更好的州郡的,可是,碍于先帝当年对桓氏一族多有忌惮,也未能如愿,将来,你一定要重用他。”

谢安居然提到了谯郡桓氏那一大家子,这是让王谧无论如何也预想不到的。

一直以来,作为朝廷的代表的陈郡谢氏,和他们可不算对付,却没想到,到了这样的紧要时刻,谢老爷子却想到了他们。

王谧很自然的点了点头,把这些记了下来。

实际上,对于桓伊,王谧自然是会重用的,这一点甚至都不需要谢安提醒,而这位消息灵通的老者,他肯定也已经知道,王谧把桓伊也安排到了北伐的队列当中。

这不就是重用吗?

况且,这一次北伐意义非凡,一旦凯旋,那么跟随王谧出征的这些将领,几乎就是新的朝廷的理所当然的组成人员了。

于是,王谧对桓伊的重视也是可想而知了。

而谢安的一席话,更像是对桓氏一族的赦免令,这是由他的嘴里说出来的,却也是代表了朝廷的意思。

毕竟,现在可以阻拦谢安的人也已经不存在了,司马家能说了算的人,根本没有了。

坐在御座上的那个小娃娃,他对于这些变化能够发表任何的意见吗?

他不能。

于是,愿不愿意和桓氏一族和解,就是朝廷上的这些大臣们说了算,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当然还是保持着原来的看法,对他们多有忌惮,防备。

或者说,他们也不是惧怕桓氏,只是担心他们的势力进入朝廷就会瓜分走他们的利益。

毕竟,在荆州,那里本来就已经是他们的地盘了,朝廷的力量也无法深入,再让他们站到朝堂上来,他们不就是一个家族,吃双份的吗?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但是,此刻,谢安倒是对此事表现的很豁达,他认为,桓氏一族的矛盾,是和司马家的,与他谢家无关。

与朝廷上的诸位大臣,关系也不是很大,只要王谧能够改变司马家当家的局面,桓氏一族的那些前仇就根本不需要计较。

顺利的表过态之后,王谧就在一旁静静的等着,谢安的状态,很明显,他还有想说的。

那能怎么办?

只能继续等着了。

而谢安也是不负众望,顿了顿,又继续道:“还有个人,你可别忘了。”

王谧露出请教的神情,谢安心满意足的继续指点:“就是阿宁啊!”

“前些日子,他做的那些事,老夫都听说了,论理,就算是处斩也没什么冤枉的。”

“但是,当时你没有这样做,这很好,世家之间的事情,总是要比别人更复杂些,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互相之间的面子也要更大些,凡事都应该徐徐图之,不能急。”

“虽是如此,但是,最近,对他的弹劾也是越来越多了,我都暂时按了下去,北伐在即,大臣们虽然有怨言,却也知道一大局为重,但是,这肯定是不能长久,拖不下去的。等到我回来,他们一定会抓住我,让我处置阿宁的。”

看来,谢安对朝廷上的局势还是很了解的,符合王谧对他的一贯看法。一个喜欢隐于幕后的智者。

他无所不知,却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老实说,这也确实是王谧一直头疼的问题。

要处置王恭一人,其实并不难,他的罪过在那里,现在,在朝堂上也已经失了势,困难的是,他背后站着的王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