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太后的心思(第2/4页)

在桓玄的眼中,他在桓氏一族中是翘楚,整个荆州城的年轻人都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厉害的人,就要有最厉害的兵器做陪衬才对,那些一般的货色,别人都见识过的,桓小将军才看不上。

所以,对于桓玄来说,王谧这个诱饵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一边诱惑他,我这里有威力更大的火器等着交给你哦,只给你一个人的哦。

另一边,还要保持神秘,就不给他看真身,还不告诉他所谓的神器究竟是什么。

这种招数也就王谧这样的人敢于去使用,没别的,谁让他颇有信用呢?

看看王府里这些大家伙,这可都是在王谧的一力倡导之下才搞出来的,谁不知道他有本事?

既然他有本事弄出那些大家伙,就也有本事弄出更强大的火器。

桓玄坚信这一点!

所以,你看,他现在不就上套了吗?

对于王贞英来讲,桓玄和王谧私底下的那些交流,她并不感兴趣,她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大晋皇族已经是无力回天。

而以往并不对付的北府兵和荆州兵,如今却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这样一来,朝廷想要钳制他们某一方的势力,更是不可能了。

所以,现在对于她来说,只要保证他们顺利去北伐,之后,再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选择就可以了。

于是,短暂的冲突过后,她就好像没事人一样,开始张罗宴席。

王谧也巴不得赶紧开始吃饭,桓玄这个人,一看就是酒桌上的常客,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呢,一看就知道,酒色财气一样不缺。

果然,桓玄一坐下就抓起了酒杯,王谧就安下了心。

好的!

一大祸患算是解除了警报,桓玄好酒,只要是一头扎在酒里,也就不会在其他的事情上继续惹事。

好得很。

一时之间,宴席上热气蒸腾,君臣之间欢笑如常,刚才的尴尬一扫而光。

尤其是王谧这边,他带来的这两位,都是能说会道的人物,有他们在场,场面一定不会难看。

尤其是刘穆之,他从民间来,虽然学问和本领都是一等一的,但是也没有架子,特别的随和。

还擅长自嘲。

作为王谧的木料,他当然很快就看出,宴席上暗流涌动,并不太平,所以,他一坐下,酒还没吃几口,就开始嚷嚷着槟榔的事。

成功把人们的视线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那些他在家乡的趣事也一个接着一个的抖落出来。

逗得王贞英哈哈大笑,总算是缓解了宴席的尴尬。

“没想到,刘长史竟然还有如此趣事。”王贞英夹了些菜,简单的吃了一点。

其实,她并不饿,张罗宴席,纯粹为了拉近和众位大将军的感情,并不是真的为了吃饭的。

徐羡之也笑道:“我从荆州来,一开始也对刘长史的这个爱好不了解,后来知道了才知道,刘长史不只是喜好槟榔,简直是行动坐卧都离不开这个好物。”

“简直是着迷了!”

现在琅琊王府里,文官之中,地位最高的就属刘穆之了,这也是王谧为他这位老兄弟特别预留的。

现在的琅琊王府,因为还没有构建的很完全,于是官职的授予也很随意,各位将军就不说了,基本上还是沿用的大晋朝廷的旧官职,王谧并没有对他们进行额外的加封。

对于文臣来讲,刘穆之现在就是最大的了,而且,这样的安排也符合王府的地位。

一般来讲,王府,包括那些在外面的藩王,大王之下,管理王府日常事务的,就是长史。

是非常重要的辅佐之职,可以说,如果大王不够强势,很多外地的藩王府长史甚至可以凌驾于大王之上,掌管王府的事务,甚至是大王封地之内的大小事务都归他一个人管辖,别人插不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