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对症下药(第2/4页)

他又何必浪费心神去收买人呢?

总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事情,当然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帅的正确选择。

那些冲上来一定要帮他做事的人,老实说,其中有真本事的并没有太多,多得是那些阿谀奉承之辈,想要趁着王府用人之际便捞一点好处。

对于这些人,王谧也并没有弃之不顾,而是给了他们一个应付,让他们都算在王府的名下。

这些人的作用,当然不是指望着他们能上战场冲杀,亦或者是出谋划策了。

那他们还有什么用处?

王府还要白养着他们,难道,琅琊王是大善人?

虽然琅琊王确实挺善的,但是放心,他也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做慈善,这些人里面,有一些也是可以挑挑拣拣出来,帮着她做些事情的。

当然,不是正经事。

以后,随着事业越做越大,王谧的手里也要有一些心狠手辣的战将,总是要做点黑活的嘛。

这种人,指望着从琅琊王氏的本家里找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世家大族的基本理念差不多也是如此。

他们可以作恶,但是,并不会搞那种明面上的坏事,也不会害人,不是他们没有那样的心,也不是他们没有那样的能力。

实在是他们根本就不屑于那样去做。

太不体面了。

他们可以早朝堂上乱斗,甚至是把自己的敌人按倒泥地里,置于死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使用各种阴谋诡计,动用无穷的力量,但是呢,那种真刀真枪的乱战,杀人越货的恶事,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根本就看不上。

于是,王谧想要的那种人才,抱歉,在琅琊王府根本就找不到。

于是,只能求助于街上投奔来的这些别有用心之徒了。

他们这些人虽然干正经事的本事没有,但是作恶的能力却是非比寻常,人尽其能,不过如此。

总有他们能够大展拳脚的时候,现在就先养着他们一段时间吧。

也不是养不起,也不会花费太多的钱财,毕竟能够通过大王初步筛选的人还是很少的。

就算其中有些长了歪心眼子的也不必担心,从外表上来看,绝对看起来还都是很有能力的。

买入不亏。

至于其他的一些人,其用途就更加明确了,不过就是凑人头的,壮一个声势。

要让外界看起来,投奔大王的人是那么的多,大王全都慷慨的接受了,并且给予了很好的待遇。

这也是他邀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看吧!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有些甚至还是建康城里有名的宵小儿也被琅琊王接收了。

其他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但凡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冲啊!

如此一来,投奔王谧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大家的顾虑也会越来越少,至于将来,这些人会不会都派上用场,那是以后的事。

现在还不需要过多的考虑。

然而,除去这些人,能够真正为王谧办事,同他出生入死的人又在哪里?

不是这些人,他们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个互信,也没有那份基础,只在北府!

是的!

虽然桓氏一族的人也很好,在朝廷上有根基,能力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从情感上来说,王谧对他们的信任还是寥寥。

若论能够委以重任,还是要看北府的那一帮兄弟们!

当然了,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刘穆之,有他一个,就抵五个了,基本的构架是有了。

还有朝堂上现有的那些人马,也都是可以安排差事的,他们这些人,除了郗恢那样的死硬分子以外,其他的人,最多也就是对王谧登上大位超出同伴有些不满而已。

但是,只要是名分定下来,他们各自又有了差事,也就会认认真真的做事,不会闹什么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