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人人有份(第3/4页)

虽然这个人脾气扭扭妮妮的,很是别扭,有的时候看起来,竟然是很不爷们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只能说,他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

至少,他很正直,也是一个随着本心做事的人。

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那种事,他做不来,也不屑于去做。

远的不提,就看近些日子,自从王谧晋升琅琊王之后,他的表现就知道了。

他要是真的一心巴结上官,那在这个时候,不是正是他表现的好时机吗?

而且,本来他就算是和王谧一同起家的朋友,这个时候来上赶着表现,是理所应当的,也没人会说他什么。

但是,他就是不来。

他不但不来,甚至,还希望王谧去亲自邀请他出山,还端起架子来。可见,他只不过是有点小心眼,但真的没有坏心眼。

整个头脑还停留在过家家的水平上。

不过,若论做事的能力,袁悦之还是在范宁之上的,范宁是个学问人,人又舒缓懒散,指望着他打起精神来认真做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袁悦之还是和他不同的。

只要给个合适的平台,一个合适的差事,他是可以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的。

但他又是个纯粹的文臣,这一点对于他来说,是个挺大的障碍。

这一点和刘穆之、徐羡之他们不同。

他们这些人还年轻,以后跟着王谧征战沙场处理各种紧急要务,今后处理朝堂之上的事,奇谋百出,临机应变,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而且,从他们这些年轻人的本性来说,也都是很有野心的人。

但袁悦之就不同,他的野心有限,也不是那种可以晋升为全方位权臣的人,只能做辅助。

“过不了多久我就要率领大军再度北伐,到时候,你也要随军,授你舍人之职,专门书写讨敌檄文,如何?”

袁悦之屏住一口气,喜道:“好!”

“太好了!”

“老臣愿意效命!”

书写讨敌檄文?

这个差事还确实很适合他,需要出众的文采,充沛的情绪,这些要素袁悦之都具备。

况且,反正让他真的去领兵打仗,他也没那个能力,被派去写文章,不是正好吗?

完全达到对口工作。

要说,琅琊王对待他们这些老朋友确实是够体贴,不但是根据各个好兄弟的才能,分派给他们适合的工作,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以后分猪肉的一些需求。

如今的袁悦之可以说是豪气纵横,特别有底气。

至少,将来,在论功行赏这个问题上,范宁不会是他的对手了。

这个老头子,人也太老了,又废,是不可能随军上战场了。

而在这个王朝草创的时期,有没有上过战场是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上过战场的人,封个亲王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毕竟这是从龙之功,大得很。

可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呢?

就像是范宁这样的,不好意思,国公起跳,起点就不同,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想到以后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压范宁一头,袁悦之就禁不住露出了笑容。

睡觉也香了,饭量也大了。

自从王府归来,他便闭门不出,一心钻研学问去了。

学问?

近来还有这种需要吗?

他又不是范宁,是真的要搞学问,要搞哲学的。

他也不是王恭,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拿着一本书在家里装X。

但是,他袁悦之也真的是有研究学问的必要的。

这个年代的讨伐檄文,那也是有固定的格式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写的。

一般的讨伐檄文都分为三个部分。

要细数敌方的各种罪孽,就比如如今盘踞在长安城的姚羌所部吧,那就要突出想当年他对中原沃土、百姓的残暴,桩桩恶行,每一件都要讲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