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就这么算了?(第3/4页)

把萧梁搞的一团乱。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而放到现在来说,这就说明,有些人天生就是一只雄鹰,要翱翔在天空,绝对不能被别人压在底下。

刘裕,他能忍得下这口气吗?

虽然当初说了好兄弟一起打天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王谧也无法断定,现在的刘裕是怀有二心,还是初衷不变。

好在,他不是高澄,更不是萧衍,他的头脑清楚的很,可不会办糊涂事。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帮手也不同。

在历史上,檀凭之、何无忌这些能人异士,可全都在刘裕的麾下,对他忠心耿耿。

而现在呢,这些人早就都已经围绕在了琅琊王的身边。

如果琅琊王还是以往的王谧,顶级世家子弟的做派,当然无法把这些人都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老实说,很多人根本就看不起他的这副做派。

而武人天生就和那些惺惺作态的世家子弟有隔阂,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些北府起家的大将军都愿意去听从刘裕,而对朝廷不满的原因。

武人天生就和刘裕是一类人,能够尿到一个壶里,而世家子弟呢,自然也有自己的圈子。

而这两个圈子,彼此之间是互不相干的,根本就没有多大的联系。

然而,现在的琅琊王就不同了。

琅琊王当然是世家子弟,那封号里都带着呢,然而,他有真正是提着枪,跨着马,上过战场的。

厉害着呢!

武艺虽然不太强,但是谋略第一,而且,北府能有今日的成绩,说的夸张点,都是王谧的功劳。

那些新式火器不全都是他带来的吗?

北府的官兵现在是一心一意跟着琅琊王做事,在他们的眼中,琅琊王不是遥不可及的世家子弟,看不起他们,把他们当草芥。

而是真真正正能一起战斗的兄弟,亲密无间,最重要的是,跟着他,能打胜仗。

谁会不服?

刘裕呢,也就失去了历史上那样可以掌权的基础。

既没有时运,因为整个历史进程被王谧强行提前了二十年,南北对峙的两方形势也完全不同了。

北方的蛮族提前进入了混战时代,他们自己都扯白不清,而王谧呢,也已经提前动手,占据了许多战略要津,也算是隔绝了南北两方之间的接触,保证了南境的安全。

反观境内,当时,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当刘裕掌控北府之时,荆州一部的谯郡桓氏又蠢蠢欲动,桓玄继起,和中枢朝廷开始争夺权力。

而这个时候,孱弱的大晋朝廷能依靠的力量有谁?

只有北府兵!

而北府兵此刻又掌握在谁的手中?

正是刘裕,刘寄奴!

讨平了内乱,又抵御了外敌,在回首,刘裕的力量已经绝对无法忽视,成为了大晋的中流砥柱。

他的麾下,有文臣,也有武将。

这些年轻人以北府为基地,猥琐发育,已经不受朝廷的节制了,他们只听从刘裕的调遣。

这样一来,这个朝廷,不听刘裕的也不行了。

而现在,这些有利的条件全都归属于王谧了,唯一需要忌惮的,反而是和他一样的那些世家子弟。

他们以往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现在骤然让他们认同王谧,可以统领他们,这还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而现在,坐在京口的刘裕,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当然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实现理想,然而,事实又是残酷的,现在确实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一切的优势,都在王谧一边。

难道,就真的这么算了?只需要当琅琊王手下的大将军就足够了?

似乎,这也没什么不可以。

毕竟,一开始,他连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没有想到,一切已经超出了他一开始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