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日后的处置(第3/4页)

就好像是,如果司马道子还活着的话,今日的局面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司马道子不会尊敬王贞英,因为在他的心里就从没把这个嫂嫂当回事。

就算王贞英是太后,同时也按照惯例收养了司马德宗,并让他顺利坐上了皇位,这个位子,不管是司马德宗,还是其他的什么人,都是坐不稳的。

毕竟,司马道子是不会让他们成功的。

在他的眼里,这个位子就是属于他的,就连亲哥哥在上面,他都觉得碍眼的很,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

如果司马道子还在,倒是可以肯定,这个皇位一时半刻的还不能被别人抢了去。

虽然这个人一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总归还是能做事的,也有野心。

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别说是道子这样的人,就是其他的人,能力更差些的,都没有能够伸出援手的。

王贞英不过是一介女流,以往也根本就没有朝堂经验,骤然就把这个朝廷扔给了她,她是真的没办法。

而司马德宗又是如此的幼小,别说是一年,就是十年,他也无法掌控朝廷。

于是,在这个时间空当当中,必定是有人要跳出来掌控时局,不是王谧也会是王恭。

既然王贞英自己的能力不足,她就要给自己想一个更好的脱身之策,她还能怎么办?

她也只能从自身计了,而这个时候,对王贞英最有利的一种解决方案,就是把大晋的朝廷交到一个能够信任的人手中。

而很显然,目前,王贞英选择了王谧。

她的选择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相比历史上的刘裕,这个王稚远当然是更让人放心的存在了。刘裕是白身起家,原本以往在大晋境内,如果一切都按照以往的节奏发展的话,他也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到历史的前台来。

他是在乱世当中依靠着自己的一双手,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人。

这样的人,心狠呐!

同时,对大晋朝廷以至于司马家那是有切齿的痛恨的,于是,当他走到高位上来,是绝对不会让司马家只是退位让贤就足够了的。

必须要斩草除根!

不这样做,刘裕就寝食难安。

毕竟,他真的没有太高端的出身,在这个轻视武人的社会,只要是司马家的人还在,还有被朝廷承认的皇族嫡系,那么他就要防备着司马家的人反攻倒算。

然而,同样的困扰,在王谧这里就不会出现。

在晋末这些人的头脑当中,虽然司马家的人是皇族,但是,他们却更看重自己的出身。

作为顶级世家的子弟,王谧其实并不把司马家的那些人放在眼里,和他们接触,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并没有多少的真情实感,而且,这些顶级的世家子弟吧,还是接受的那种传统的教育,就比如王谧吧,他的底色还是个文人,文绉绉的,做事呢,也是讲究合情合理。

讲究一个正义性的,最重要的是,他讨厌杀戮,不愿意双手沾血。

如果王贞英能够带着司马德宗顺利禅位,说不定,王谧愿意一直供养着他们。

至少直到王贞英和司马德宗故去,反正也并不怎么费钱,甚至还能搏一个好名声。

毕竟,虽然很多王朝的皇族,到了末年都很不人道,混乱非常,给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这些人原本也没有苟延残喘的必要,比如刘裕在历史上做的那些事吧,其实从当时人的角度来看,也并没有那么的残忍。

只能感叹一句,来世不生帝王家。本来,司马家就得位不正,会有这样的下场,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而王谧这一类人物的想法,其实看看历史上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就知道了。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对突厥的征战仍然没有结束,后来,他得知前隋太后萧氏还在突厥帐中受苦,于是,在攻破突厥大营的时候,特别命令一定要把萧氏接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