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好心劝说(第3/4页)

“不去了!”

“我们不去了!”

殷荷子开口就带上了哭腔,她擦了擦眼泪,直视着王谧:“琅琊王,我阿爹阿弟死的好惨,他们死的太冤枉了,王恭欺人太甚,还请琅琊王一定要为我姐妹做主!”

她深深的低下了头,悲愤的样子,连何无忌都看不下去了。

太可怜了!

这个王恭,确实是不能留着了!

他就不能自己有点眼力吗?要不然就来一个重伤病发之类的,自己去死一死好不好?

不要让新任琅琊王手上沾血,很不吉利呢!

实际上,王恭现在确实是成为了几方都难处理的烫手山芋。

感到困扰的人,首当其冲,就是王恭的亲妹妹,太后王贞英。

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亲哥哥,她绝对不想直接把他送入死地,但是,到了这个局面,形势已经不由她说了算了。

以殷仲堪的死亡为界限,如今的大晋朝局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果王恭没有做这件事,那么一切就还都有个转圜的余地,至少,从明面上来看,王恭并没有什么罪大恶极的行为。

只是在和王谧争权,争得过,争不过,都是他自己的行为,朝野上下不会有什么非议。

而现在,他犯下了杀人重罪,而对方,又同样是朝廷重臣,能够保住王恭的一条命就已经非常困难了。

可以说,自此之后,太原王氏的夺权之路算是彻底断送了,断送在了他王恭的手里,怨不得别人。

也根本不关王贞英的事。

王恭下落,极自然的王谧的势力就要上升。

本来,以他的功绩,他早就应该越过王恭,直接掌控朝廷,之所以在此之前,还是王恭掌权。

一来是有王贞英的面子在,二来,就是因为各种原因,王谧自己也对朝廷上的事情不甚关心,他还没有想把权柄夺过来。

然而,王恭的恶行却给了他机会,这一下,可以说满朝文武都要倒向王谧。

这个年轻人,不只是有能力,还有胸襟,能容得下别人,也不会记恨某人。

跟着他做事,才会更有前途。

再加上,他本来就已经拥有的势力,强大的北府兵作为后援,谁还不是风云随动?

这一下,反而是给王谧造出了一种声势,你看,不是我非要去夺权,都是因为王恭不济,是他自己拱手把机会送上门的,可不是我主动要求的。

我是无辜的。

看我多可怜。

于是,既然现在朝廷失去了掌舵人,也愿意和王谧合作的王贞英,便好心推了他一把。

给了他琅琊王的封号,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朝政,这样,王谧还能念着王贞英一分好处,说不定最后能留下王恭的性命。

王恭的性命,现在真的是悬在一线上!

本就与王恭有私仇,还枉杀朝廷命官,只是他自己没察觉而已,其实,朝廷上的人,现在对他的意见绝对不少,想要除掉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大家都是碍于王贞英的面子,才没有发作。

试想,如果司马曜还活着,现在的王恭还能有命吗?

而对于王谧来说,这件事也着实有些难办。

杀了他吧,不值当的,谁都知道,现在王谧是足够有势力除掉王恭的,而且也有这个立场。

但是就是因为太容易了,太理所当然了,反而对王谧没有什么吸引力。

可留着他吧,又确实碍眼。

而且,就像是殷荷子这样的殷家的后人,肯定还眼巴巴的盯着王恭,就等着哪天机会一到就为殷仲堪报仇雪恨。

所以,现在看来,对于王恭来说,现在最好的结局就是突然重病不起,自己去死。

这样对纠结的几方来说,都是一个解脱了。

王谧不必动手了,王贞英也不必为了保不住他而着急,至于整个太原王氏全族,说不定也都安心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