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 居然这么凶!(第3/4页)

就是因为代表司马家的后宫太后王贞英一直没有把这一点挑明,才让局势失控到如此地步。

如果司马曜还在,现在恐怕早就已经决定要依靠谁了。

其实皇族也很简单,朝廷里的众位大臣,都是他们依靠的对象,谁能力最好,对我们最忠心,皇族就会自然而然的依靠他。

尤其是司马家这样的皇族,这种依赖关系就更加明显了。

毕竟老司马家到了江南之后,人才凋零,真的没几个能打的。所以,他们只能不停的变换依靠的对象,墙头草,谁腰杆硬就跟着谁跑。

也就是说,最后决定司马曜跟谁跑的,是几方各自的实力。

谁实力强,他就会理所当然的支持谁,毕竟,司马家自己出不来人嘛。

司马曜可没有这样的顾虑,而王贞英却有。

因为王恭是她的亲哥哥,按照一般的道理,王贞英是肯定会相信依靠自家哥哥的。

就算是她现在知道哥哥没用,她也会尽力维护。

于是,本来没什么能力的王恭,却得到了名,而为了大晋殚精竭虑的王谧,却好像是只得到了里子。

就好像是王贞英身为太后,并不阻拦王谧一路南征北战,她也知道,要想保住大晋的地盘,王谧才是需要的人,而王恭,一百个人都可以替代他。

但是,到了现在,局势已经恶劣到了如此地步,王谧也忍不下去了。

我不能总是干活,却没有名头吧。

你甚至连一道旨意也不舍得颁下来,就这样,还想让王谧继续为大晋卖命?

太后娘娘你自己把脑袋拎拎清楚,看看合适吗?

“太后娘娘,放我出宫的意思是……”

不是吧!

王贞英真的有这样的决心?

王谧抬头,问话的语气略有些忐忑,照理来说,现在的形势都已经成这样了,他们说话不必再这样藏着掖着。

完全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但是,关键时刻,王谧又犹豫了。

因为,他忽然意识到,不到危急时刻,或许立场还能站得稳,也越是到了紧急时刻,王贞英的立场就越是值得怀疑。

那可是亲哥哥,不是别人。

现在,可以说,王谧的立场是非常天然的纯正,完全站在正义的一方。

王恭控诉他的情节,什么反叛之类,阴谋作乱之类,是根本就没有的,完全没有发生。

不管是在建康城,还是在京口,王侍郎都没有做过一点对朝廷,对大晋不利的事。

这是有目共睹的。

事情的发展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管王谧是在密谋着什么,也不要管他以后想要怎么做。

就只看当下,当下的王侍郎确实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却被无耻王恭恶意攻击。

而现在,对于王恭来讲,最为致命的却并不是王谧做过什么,也不是他们两个的争斗究竟谁赢谁输。

而是,他杀了殷仲堪!

不管怎么说,殷仲堪将军也是大晋的名士了,不是毫无姓名的!

现在,不只是殷仲堪本人惨死在王恭的刀下,他的儿子也一并被屠戮,这是一桩罪行!

染了血的!

这样的罪行,可以轻易被饶恕吗?

如果在这大晋境内,王恭可以获得这样的特权,那么,别说是那遥远的北府兵,荆州兵,就算是这建康城里的各位王公贵族,也要弹压不住了!

谁会听从朝廷的号令?

谁会屈从于王恭的屠刀?

不管有什么内情,杀人越货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已经超出了可承受范围。

况且,在很多局外人看来,殷仲堪还是他王恭的人,他们两个的友谊已经维系了很多年了。

于是,对待这样一位老朋友,王恭都敢于痛下杀手,甚至是连殷仲堪年幼的儿子都不放过,这样的人,哪里还有任何的信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