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安抚为大(第2/4页)

至少,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讲,是如此。

太过强盛的北府,就不再是大晋的肱骨,而是大晋的敌人!

于是,王恭绝对不允许北府兵成长成为大晋朝廷无法控制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无法控制了的话,那么,就会成为大晋的掘墓人!

这样的道理,王恭可以想到,王贞英就想不到吗?

不!

当然不是!

她想到了,而且,比王恭更早。

只是她不在乎。

只要能坐稳太后之位,不受外界的干扰,管她局势如何,大晋如何呢?

虽然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但是,王贞英认为,比哥哥,她还是要大气许多的。

王恭追求个人的利益,依靠的是搞乱的手段,而王贞英呢?

她想一直当太后,平稳的在历史进程当中隐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对王谧放任。

这又有什么错?

攻城略地的,是王稚远!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至少,他做的事情,是正义的,公理站在他这边。

而王恭呢?

不必对他做过高的期待。

在这个敏感的时间,他非要搞事,甚至还起了杀心,没有其他的原因,他就是为了他自己!

争权夺利,为了达到朝廷上唯他一人的格局,就算是再度在建康城挑起战争,王恭也在所不惜!

别说是王谧看不起他,就连亲妹妹王贞英,也看他不起。

“王侍郎,站起来说话。”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先带着夫人到偏殿等候,待我考虑片刻再议。”王贞英勉强压制着怒火,把王谧支到了一边。

王谧倒是无所谓,这种突如其来的大事,对于王贞英来说,确实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定下计策。

军师也在,不商量一下,确实不合适。

于是,他便拉着谢明慧,跟着司青去了偏殿。

宫内陷入了一片混乱,而宫外呢?

尤其是琅琊王府……

王珣在练字,王荟在算账,小小的王鉴,正趴在地上找钱花。

一切都还是那样的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至于正要搞事的王阿宁,他算是平静不下来了,自从听说了和殷仲堪私底下见面的是王谧,整个人已经陷入了疯癫状态。

王谧他跟谁见面,不是导致王恭变疯的重点。殷仲堪才是重点!

他绝对想不到,殷仲堪会背叛他!

王珣是可以理解的,于是,当王法护回归琅琊王氏,王恭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反应。

这是很正常的,也无可厚非,终究他们是一家人。

而且,想当初,王珣和他们结成一伙的时候,也并没有为同伴们出太多的力气。

那个时候,王恭拉几个朋友,意图也并没有十分明确,毕竟,在王谧崛起之前,他王恭在朝堂上的位子还稳得很。

那个时候,就算是有司马道子,但双方斗的也是有来有回,并没有被完全压倒,按在地上打。

于是,王珣不过是因为在大晋境内名气比较大,口碑良好,才被王恭拉过来,做朋友的。

但老实说,王恭就从来也没有指望王珣能帮他做什么。

这是一个典型的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你能指望他去为非作歹,还是耍弄阴谋诡计?

没有的!

都没有的。

于是,王珣的离开,对于王珣来说,也不算是遭遇重大挫折。

但是殷仲堪就不同了。

一直以来,殷仲堪在大晋境内的名声并没有那么响亮,后来,逐渐成为一方霸主,这都是源自于王恭的扶持。

甚至是因为能够和当朝国舅当朋友,也为殷仲堪谋得了许多的声名。

从一开始投靠王恭,殷仲堪就一直非常积极。各种事务都敢于参与,并且,出谋划策,从来不落人后。

这种人,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转投王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