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个好现象(第3/4页)

李队主当然不可能撒手不管,那不是成了骗子了吗?

晋军大兵压境,你就是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骗人,因为很明显的,虽然现在的秦兵还没有死绝,但是过不了多久是肯定要覆灭的。

李大连早就看清楚了,只依靠张蚝一个人,是难以挽回败局的,更何况,邺城孤城而已!

在邺城外部,既没有援军,又没有可以互为犄角的城池可以策应,牵扯晋军的兵力。

只是依靠这样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是根本难以改变大局的。

既然最后都要成为晋军的俘虏,那么,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李队主用实力告诉你,当然是有区别的!

而且区别很大!

被晋军打败的,那就叫做俘虏,可是如果主动打开城门,那就叫做投诚,是可以换取优待的。

这就好像是,在警察叔叔赶到之前主动投案,那就叫做自首,是法定的可以从宽的情节。

可要是警察叔叔赶到了,正好把你抓一个现行,不好意思,就算你之后的态度再坦诚,再积极,也只能算是老实交代问题。

无法换取任何的好处,还只能算作是义务。

最最关键的还在于,这可是古代!

当俘虏,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首先,在晋末时代,坑杀俘虏的恶习,还没有被有效的根治,血腥的战场上,到了收尾之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甚至,有些看似仁慈的主将,就比如日后的大明皇帝朱八八,他就不主张杀俘虏,也严厉警告他的属下,不可以这样做。

但是朱八八的逻辑起点却并不是宽恕,而是因为一些迷信思想。

所谓杀降不祥。

朱八八的年代都是什么年代了,距今都快一千年了,他手下的猛将常遇春还喜欢杀俘虏呢!

但是,相比死,还有一项刑罚落到俘虏们身上,比死还难受呢!

就是一刀切。

俗称骟掉。

俘虏是自己军队的所有物,甚至是奴隶,都已经是败军之人,战胜的一方,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谁也说不出什么。

于是,有鉴于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男人,腐刑(也就是变成太监)就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惩罚手段。

一想到一旦操作不慎就很有可能变太监,李大连就感觉背后一阵阴风袭来。

冷飕飕的。

老子不要变太监!

不想变太监那就只有主动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

他的小跟班一路上对他紧紧跟随,特别殷勤,最关键的是,这个人对李大连的所有决定总是无限支持,马屁吹得一套一套的。

更加坚定了李大连的信心。

南城楼这边,本来他就已经是第一号人物了,当他登上城楼,转身面向众位将士的时候,可以说,李大连的话,就是圣旨!

“队主,我们为什么不向张将军求援?”

“我们可以派出更多的士兵,只要把那面城墙守住了,就大有可图!”

面对危局,到底还是想放手一搏的人更多,他们看到李大连反身回来,也没有那个复杂的心思去想一想,形势都这样危急了,他们的主将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而现在,又完好无损的回来。

他们只是想战斗!

需要一个领头人!

甚至,没有带头的也无所谓,只要能让他们去战斗就可以!

“你们太天真了,还打什么?”

“白白浪费力气而已,还会把小命送掉。”

“你们看看现在的形势,晋军的表现多么神勇,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抵抗的了的。”

有勇敢的,就有怯懦的,人群当中,想要干脆顺坡下的人也不少。

但是,看他们的表态,似乎对下一步的做法,想法还是比较暧昧。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把投降当做了一个选项,但是,具体要不要投降,亦或者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他们也还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