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谢公,我还是要走(第2/4页)

孙泰的种种表现,他们这些建康的乡民这一回算是都看清楚了,孙泰若想再纠集力量,建康周边和京口附近的是不必指望了,必须去更远的地方。

就算孙泰完好无缺的回到了地方老巢,想要再重整旗鼓,没有个三年五载是绝对不成的。

建康城可以保持一个短暂的和平了!

“老夫认为,孙泰还没有逃出城去,他就在城里,只要我们仔细寻找,一定可以找得到。”

“谢公何出此言?”

老谢的信心是从何而来?

王谧知晓,谢安并不是一个虚张声势的人,他能够这样说,就证明,他确实心里有底。

谢安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直觉。”

谁能想到,一向胸有成竹的谢安,竟然会说出如此神棍的话!

如果直觉真的存在的话,还请谢公给士兵们指一条明路,告诉他们在哪里能够找到孙泰。

谢老爷子当然是没有这样的本事,他只是对孙泰的本事有些基本的了解。

这个老头子,若是有真本事的,他在建康城呆了也有段时间了,怎么会什么事情都没办成?

有些话好像也不能这样说,毕竟,人家可是把大晋朝的皇帝给杀掉了。

落得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都要感谢人家老头子。

诸位大臣,列位王公,难道不应该感谢人家吗?

怎么还能够满城搜罗,企图诛杀?

这不是以怨报德吗?

“谢公,王阿宁秉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真的愿意?”

“还是暂时蛰伏?”

王谧想着,以司马道子被捕为结束,朝廷上的乱证也到了结尾的时候。

现在就该把精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比如,谢、王两家对于朝堂权力的争夺,到底是拉开序幕,还是告一段落?

这一切就要看眼前的这位老者的想法。

“老夫不愿意,你还能去争夺吗?”

这……

就有些突然了。

谢安笑吟吟的看着王谧,看他略显迟疑的脸,大约也知道了他的心意。

时机还未到啊!

“谢公说笑了,小婿资历还太浅,朝廷上的大事岂能交到我的手上?”

“再者,小婿现在也无心朝堂,我想到京口去带兵。”

谢安面色一凛,颇有些惊讶:“还带兵?”

“你这不是刚刚从京口回来吗?”

“难道,京口的局势还没有控制下来?”

时间确实是短了些,况且,按照王谧此前的通信显示,北府大将刘牢之之前是有意与孙泰联合的。

这就表明,刘牢之并不安分,当时能够同意不出兵,那也是王谧一直在中间劝说的结果。

现在王谧赶到了建康,京口无人看守,刘牢之会不会又心思活络?

“刘牢之那边……”

“谢公不必担心,京口有寄奴看守,以他的能力,足够制衡刘牢之,再者,我在建康也不会呆很长时间,还是要回去的。”

“孙泰一倒,司马道子也倾覆了,刘牢之没有了可以倚仗的靠山,自然会在北府老实带兵,一时半刻的,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对刘牢之,不管是谢安还是王谧都还是不放心的,区别只在于,谢安对刘牢之的性情还不摸底,但是,王谧与刘牢之还是有一个长期的接触的。

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最近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现在王谧这样一说,谢安也终于放心了。

是啊!

刘牢之他没有靠山了。

既是如此,还扑腾什么?

“既然刘牢之那边没问题,你又为何着急回去?”

年轻人有主张是好事,谢安也希望王谧能多干实事,只是,现在他和慧慧毕竟是新婚。

总是这样两地奔走,总觉得对孙女是个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