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你行你上(第3/4页)

老谢虽然没有学过现代心理学,但是他居然无师自通,一出手就是非此即彼大招。

要么就是谢琰,要么就是司马道子,二选一吧!

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要选谁了吧!

谢安的压力,不只是抛给司马曜的,也是抛给众位朝臣的。

最喜欢跳出来挑头惹事的袁悦之,竟然都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在他的身边,范宁自不必说。

自从被王谧透露了天机,他家要出一位旷世罕见的奇才,现在已经把目光转移到了生儿育女之上。

他的眼睛,整日里就盯在儿子们的妻妾身上,尤其是她们的肚皮。

真是乐见其鼓,恶见其瘪。

朝堂争斗这方面,早就已经不在意了。

王国宝盯紧了谢安,唯恐他得逞。

司马曜陷入了矛盾,他哼哼唧唧的,半天没有应声。

要是能派一个其他的人去,他当然也想推荐,可惜的是,他想来想去,还真的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谢公,这个人选,朕认为还是应该从长计议。”

“桓将军对江州一向看得很重,若是让谢琰出任此职,必定会招致桓将军非议。”

“荆州部刚刚取得了大胜,朕认为,还是不应该在这时让他们心中不快。”

这是稳妥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谢安坚决不同意,他认定了这是一个拿下江州的好时机,便一心想把谢琰安插进去。

王恭他们也极力抗争,奈何收效甚微。

眼看局势就要陷入僵持,若是再找不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那么,谢琰去江州,似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毕竟,他司马道子不是爷们,他不敢去嘛!

这样就不好了嘛!

王谧轻咳了几声,准备上场。

江州重地,若是再被谢家把持,那谢家在大晋境内,岂不是要一手遮天了!

大晋乱成什么样,他才不管呢!

“其实,江州刺史的人选,大可以把目光放长远些,胜任此职的人还有很多。”

王谧见议论渐渐平息,便找了个机会,站到了风暴中心。

他的一句话,顷刻之间便引来了群臣侧目,这个时候还敢开口,王稚远真乃神人呐!

京口两位兄弟也不自觉为王谧捏了一把汗。

兄弟!

这可是在朝堂之上,不是在襄阳战场,随便开口,后果很严重。

众人忧心忡忡,唯是王谧自信然然。

怕什么!

要是怕,他就不开口了!

王谧开口,谢安更生气了!

你可是我的女婿!

怎能胳膊肘往外拐!

生气是生气的,但是相比对待王国宝那种弃之如敝履的愤怒,对王谧,此刻的谢安竟隐隐有一种喜悦之感。

敢于顶撞他,不因为他位高权重就一杆子黏上去,这样的青年,才是他器重的!

“稚远,要不是你提醒,朕差点忘了!”

“你也才从战场归来,与桓将军他们也有交往,你来说说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王谧开口,司马曜的眼睛登时就亮了。

一把就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死死不肯放开。

王谧欣然笑道:“陛下说的没错,在襄阳,臣确实和桓将军有交情,桓将军乐观豁达(脸皮特厚,能屈能伸)对晚辈也多有照顾(能溜就溜),让稚远也是受益颇多。”

谢安面色一凛,却说不出话来了。

他方才想起,在这件事上,王稚远确实有发言权,他是见过桓冲那老头子的!

甚至,就连现在新野战场上的另一员大将,桓伊,桓野王也一起共过事。

呜呼!

怎的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江州一地,原是桓野王镇守,野王本是谯郡桓氏疏宗,自到江州,一直以来,都尽忠职守,颇为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