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寄奴会师建康(第2/4页)

与此同时,王谧的死党铁杆,北府兵的一代新星,刘裕刘寄奴,也马不停蹄的驰骋在返回建康城的大路上。

“不早,一点也不早。”谢安摆摆手,坚决的否定了谢石的看法,如此果断,让谢石也很意外。

“你不知晓,老夫虽然与那司马道子交往不深,但老实说来,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

“他是什么秉性,老夫太了解了。”

“你看这个录尚书事的差事交到他的手上,这些日子,他办了一件正经事了吗?”

谢安说得对,司马道子确实没办什么正经事,但是呢,谢石感觉,这也是有原因的。

不能全怪司马道子懒惰。

谢石凑近了哥哥,迟疑道:“关键是,最近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司马道子来定夺呀。”

“荆州军已经夺下了新野城,那氐秦恶畜迟迟不来援助,双方兵锋未接,没有战事,哪里需要司马道子来掺和。”

谢石此言,正是立足于大晋的现实。

在大晋,目前世家的权力分配已经趋于平稳,该占的,该抢的,可以说,各家都已经算是达到了目的。

最近也没有撒手人寰的将领,更没有突然暴毙的大官,以至于,想要安插自己人,也没有机会。

唯是江州刺史一职,还算是个抢手货。

谢安已经想好了一个人选,自然是出自谢家的,但是很明显的,一旦这个人选扔出去,必定要在朝廷上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桓冲等人在新野城作战勇猛,获得了大胜,是妥妥的有功之臣。

按理说,即便不给他们加官进爵,至少也要让他们维持原有的势力范围才对。

但是,谢安却想把江州划归谢家。

此举,必定会引起谯郡桓氏的巨大反弹,他们要是不动怒,他们就不姓桓了!

而在局势未稳的大晋朝廷,唯一的大事,便是战与伐,只有能够稳定边境,才能够图谋进一步的发展。

只要没有仗打,朝廷上就没有特别重要的事。

司马道子不能展现实力,也是情有可原。

谢石看事情,总还是力图稳妥,他虽然也看出司马道子实属志大才疏之辈。

但却不想过早断定,此人一定无能。

与他相反,年纪一大把,平日里倡导恬淡无为的谢安,却一反常态,本着三岁看老的常识,对司马道子的能力上限做出了判断。

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准了。

“司马道子能力一般,野心却是相当的大,可以说,别看这个录尚书事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已经是陛下能够给他的最高职位了,但是,老夫敢断定,他肯定不会满足。”

“所以,我们得到的情报是准确的,只要有人支持,不必他们撺掇,司马道子肯定会第一时间响应。”

“你看着吧,氐秦还没有打进来,朝廷上就会先乱了套。”

谢安如此自信,谢石也是无话可说了。

但是他绝对不能认同话题就到这里结束,对于未来朝政的走向,他还有很多困惑。

“即若他们真的想把司马道子推上位,又能怎么做呢?”

“想要依靠谁的力量?”

“总要有个理由吧!”

平心而论,如今御座上坐着的那一位,在大晋众多拉跨皇帝之中,表现尚可。

正可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至少,他可以该上朝的时候就上朝,该做决断的时候就做决断,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还有什么可求的?

朝臣们对这一位皇帝已经相当满意,谢石实在是想不通,这样一位善解人意,还算勤勉的皇帝,袁悦之他们为什么会看不惯?

居然还想换掉他。

难道,就因为司马道子的王妃是王国宝的妹妹,他就以为,只要把司马道子推上皇位,他就可以像王恭一般,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