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谯郡桓氏的筹码(第2/4页)

说白了,也就是谢安看中的人,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出自他陈郡谢氏。

谢氏现在掌控着北府兵,已经是树大招风,谢安还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在江州这样的上下游都能兼顾的重镇,朝堂上人人都在盯着的重要职位上,再安排一个谢家人,那不是等着小伙伴们的鸡蛋石头子吗!

除非谢安他不想混了!

要不然,这次的江州首领,必定不会出自谢氏,同样的,出自桓氏的可能性也不大。

刚走了一个桓伊,再弄上来一个姓桓的,那还不如继续让桓伊兼任呢,这种多此一举的事情,谢安应该不会做。

那么,极有可能,这个新人选就会在朝廷上那些其他清贵之人中选出。

所谓的清贵之人,首先,肯定要出自几大世家,谢安还是有这个阶级观念的,江州刺史这样的好差事,当然不能便宜了寒门子弟。

就算是分配给其他世家,那也属于是肉烂在锅里的操作,谢安还是可以接受的。

“妙啊!”

“太妙了!”桓冲连连击掌,那脸乐的都快扭成一团了,桓伊将他的推测一五一十的讲给他听,桓冲登时就激动了。

“老夫早就说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办法多!”

“对啊!”

“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桓冲猛拍脑门,好像真的是才刚刚顿悟了似的。

“只要能把几个大州控制在我们手中,那谢安就休想占便宜!”

桓冲说的没错,谢玄手里捏着的都督之权,严格来讲,其实是个临时性的军权。

因为现在还有个氐秦的威胁摆在那里,虽然苻坚什么时候会出兵也还没有准确的消息,但是,只要利剑高悬,大晋就有需要及时调动全国境内兵力,共同迎敌的职责存在。

谢安正是抓了这么一个空当,把这个调动晋朝境内全部兵力的大权给安在了谢玄的头上。

为什么说谢安占了很大的便宜?

那都是因为,现在还没有迹象能够表明苻坚要大举南侵,谢安就等于是提前把晋境内的兵力全都调动起来了。

利用这个时间差,谢玄便可以熟悉各支部队的详细情况,安插低等级的将领。

这些都是谢玄可以操作的,待到苻坚真的出兵,那么,谢玄大展身手的机会就到了。

大战结束,各支部队的真实情况,谢家也全都掌握了,人脉已经布置了下去。

这些军队再想全部回归本来的统领手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低级将领很有可能会倒戈向谢玄,掣肘地方将领。

到时候,大晋境内的各个地方豪强,或许就能被谢安一举击破!

但是,在大晋这种需要经常调集大军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开始的战争的割据势力的范围内,军权也可以分为两股。

一个是谢玄这种总领全局的都督,一个就是各个地方单独的军事力量,这些军事力量,还是掌控在各州的刺史、牧守、甚至是太守,长史的手中。

切莫小看这股势力,谢玄想要让大晋境内的几股大军全都能够号令一出,剑指一处,那就十分需要这些地方统领的支持。

大晋嘛,终究不是后世的大明,那个时候,以郡县制为基础的统治单位已经是发展到了顶峰,除了王朝末年的烽火丛生,绝大多数时间,大明境内还算是和谐。

反观大晋这样的朝代,和谐,绝对是不足百年东晋历史之中的极少数,大晋的历史中,不是内乱,就是朝廷上的各种势力,掐掐掐,要么就是狂暴的外敌入侵,没有个宁日。

又怎么可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郡县制度?

所以,一般来讲,郡县之内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一州一郡之内的最高长官的手中。

这个最高长官,也不一定是那个官最大的,只要是地区之内的实权人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