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高开低走(第2/3页)

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混淆视听的言论,也确实让一部分的观众认可,他们本就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来,陪着孩子来看过之后,也没有特殊的想法,认可了某种评价就会站在哪一边。

真正的年轻观影者,不认可这样的网络评价,他们很轻易的拿出《钢铁侠》来与这部《无敌浩克》进行对比,直言商业片也有商业片的内容,故事站得住就是站得住,站不住的哪怕堆积再多的特效,也只是一部没有任何营养不值得二次观影的电影。

用你们家的作品来打你们家的作品,看似是善意的行为,实则又一次让漫威影业感觉到了周乐带来的危机感,哪怕周乐什么都没有做过,哪怕他从来没有想要威胁到谁只是好好演戏,也无法更改先入为主的既定认知。

《无敌浩克》的票房口碑完了,一天时间在北美市场就给它盖棺论定,观众不会将就自己的口味,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本身电影票的价钱从来也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压力,如同街边买一个冰激凌那么简单。

不好的口碑,也依旧会有人去看。

这一点跟华夏是不同的,好口碑会拉着更多本不想看的人走进电影院,不好的口碑直接就会拒绝掉大部分的观望观众。

在北美,差和好之间的票房差距看似不至于摧毁整个电影的投资方,《无敌浩克》即便是扑了,首周末依旧拿到了几千万的票房,成为周票房冠军。随之而来的票房大幅度滑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观众们对于绿巨人这个超级英雄的不认可,或者说是无法对他产生代入感,无法将其当作故事主角来进行认可,与托尼斯塔克之间的对比是很鲜明的,大家都认可托尼斯塔克,可却有相当一部分的观众,刚刚看过这部电影,对电影男主角的名字,还无法脱口而出,有的甚至根本没记住。

口碑,票房,一路下滑。

不止是在北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在华夏更是被拿来与钢铁侠做全面对比,按照漫威影业的想法这是原汁原味一个套路下的东西,我们换了一个超级英雄,故事都是一样,英雄拯救地球,怎么就在你们的认知中不一样了呢?

周乐找了一天下午的空闲,因为工程的缘故无法继续拍摄,带着剧组的人到电影院看了一下这部《无敌浩克》,怎么说呢?他不觉得拍的差,至于故事,真的就是一条线而已,区别是演员带给观众的观感,要让观众觉得这样一条线也是有戏的。

《无敌浩克》,整个观感最直观的就是三个字——不讨喜,周乐是将自己摆在了很客观的位置评价。照本宣科风险小也意味着期待值的满足感会降低,角色超级英雄的形象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或许这一点是不讨喜的最主要原因,一个充当配角点缀画面形象的角色,突然之间成为了绝对的主角,成为了画面里最多出现的画面,就好似一部戏,始终让观众看不太喜欢的配角戏份一样,忍一会儿就可以了,你还不断的出来,不断的让我们看你,这怎么可能忍得了,观影感受直接降低到冰点以下。

“如果可以,延后几天上映吧。”

《肖申克的救赎》没有大规模的宣传,也没有前期的预告,按照周乐的想法,就是直接上映,大家会冲着周乐的名字走进去,未来会靠口碑来赢得市场。

这不是一部商业片,也不会是一部拿到很多很多票房的电影,所以他始终没有觉得会和漫威影业正面冲突,也从未在意过和《无敌浩克》档期冲突的事情,每个月北美都有那么多的电影上映,不可能大家都互相谦让谁也不去抢夺别人的资源,只要不是完全同类型的恶意竞争就可以,即便是,在黄金档期也是正常,谁不想在最好的时间赢得最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