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这就是‘魏和尚’(第2/2页)

剩下的,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只是一句台词,只是一个镜头,就让你有一种置身在片场的感觉,似乎前面李云龙真的在喊他

还没等他们去深究这感觉的由来,周乐又表演了一个镜头,依旧是一个镜头的戏份。

和尚被打了黑枪,趴倒在地,再补枪之前还没死,一个特写的镜头,给到侧脸的特写。

周乐直接就趴在了地上,让自己半边脸面对着张建三人,五官基本没什么特殊表情了,全靠眼神来传递。

“玛德,俺魏和尚怎么就要死在这了!”

“俺还没有陪着团长将小鬼子打跑。”

“俺走了,团长谁来照顾,段鹏那小子行吗?”

一个人被打了一枪,被补枪直接打死,这个过程呈现在镜头里,至多也就是几秒钟,真要是拖拖拉拉不死在那里非要做出一些临死前的表演,那会被骂的,现在的观众可不买账这种看起来很假的表演方式。

恨!

懊悔!

担心!

恨自己不小心,懊悔如果更加小心一点就没事,担心已经看作是精神偶像的团长今后谁来照料。

身体的疼痛和死亡的来临,这不是周乐理解的表演方式,是他亲身体验在那种环境下,一个类似魏和尚这种警卫员会想到的所有,那不是表演,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第一枪之后,挣扎着还想要起来,但那挣扎已经毫无意义,他自己其实也知道。

至于死。

在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从来都不会畏惧死亡的到来,也不会在这一刻真正到来时有任何的恐惧,每一天每一次的战斗都是在跟死神搏斗,死在这里是否窝囊这件事,不是魏和尚考虑的,周乐自己看剧本第一遍的时候,觉得这时候如果给和尚一个特写,他肯定是觉得憋屈,但凡是注意点小心点,这几个毛贼给他提鞋都不配。

到模拟场景里转了两圈出来,他不觉得魏和尚会这么想,战场上一颗流弹都有可能让你死的莫名其妙,别说谁是被神化了的战无不胜,人固有一死,只是作为读者而言,觉得魏和尚不该死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配角,应该死在一个重要的场景之中。

张建手在桌子上按了按,压住了自己刚才差一点腾一下站起来的身体,握着笔的手发力,他在刚才那一瞬间,看到了魏和尚,一个即将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魏和尚。

这个演员的表演多么好吗?

他不觉得,但就是刚刚,他觉得魏和尚活过来的,但又直接死了。

作为一部戏的导演,对所有重要角色都会有一种情绪代入,他需要捉摸出每一个角色的特点,在选择演员以及拍摄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更好的去把握拍摄出来的东西。

李幼斌的李云龙,那是一种浑然天成,当时让张建都觉得这个世界换任何一个演员都演不了李云龙这个角色。

两个名字两个人,就是重叠在一起的,李幼斌可以去演别的角色,但李云龙,经过他的演绎之后,今后再无第二个演员能够去进行尝试,不管你是影帝还是什么。

演活了,你看到穿着戏服的李幼斌,他都不需要表演,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是李云龙。

而在刚刚,那种突然之间重叠起来的感觉,又出现了,这个叫做周乐的演员,竟然让自己脑海中一直在构建的和尚形象,直接替换成了他。